第74章 东郡议借粮 青州定出兵

曹洪紧接着站起来,他性格直爽,说话也毫不避讳:“我觉得这事儿不靠谱!二十万石粮食,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就算刘备守信归还,这两年间我们的粮草储备也会大大减少。万一在这期间有其他战事,我们拿什么应对?而且,谁能保证刘备的军队会真心听从我们的指挥?说不定他们只是想借此机会捞取好处。”他一边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脸上满是担忧的神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夏侯渊摸了摸下巴,沉吟道:“兄长,曹洪所言虽有道理,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刘备的实力。青州军在刘备的带领下,这些年也经历了不少战事,他们的战斗力不容小觑。如果能将他们的力量为我所用,平定黄巾的胜算将大大增加。至于粮草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对东郡周边地区的管控,督促百姓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以弥补借粮后的缺口。”夏侯渊目光坚定,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李典一直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发言,此时他缓缓站起身,恭敬地说道:“主公,我认为可以考虑借粮。如今黄巾之乱肆虐,兖州和青州都深受其害。若能与刘备联手,尽快平定黄巾,恢复地方安宁,对我们双方都有利。而且,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刘备的为人和他的势力,为日后的决策提供更多依据。只是在合作过程中,我们要加强与青州军的沟通协调,避免产生误会和冲突。”李典声音沉稳,眼神中透露出谨慎与睿智。

曹操微微颔首,若有所思。他又环顾了一圈厅内的其他下属。

最后目光投向了自袁绍处投奔而来的荀彧、荀攸等谋士,眼中满是期待,希望他们能为这棘手的局面分析利弊,给出可行之策。

荀彧站起身来,他身着一袭素净的长袍,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尽显儒雅风范。他微微拱手,目光从容,不紧不慢地说道:“刘备礼节下士,珍惜名望,这是众人皆知的。青州毕竟久经战乱,民生凋零,前期就大量在徐州购粮,如今借粮倒也情有可原。青州百姓困苦,军队也需补给,若能借此机会与刘备达成合作,共同平定黄巾,对我们来说或许也是一个契机。”

“那么说是可以向他们借兵了?”

曹操的目光紧紧盯着荀彧,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

荀攸轻咳一声,向前迈出一步,他的眼神敏锐而深邃,仿佛能洞察这局势背后的一切。他微微欠身,有条不紊地说道:“兖州库存还算丰足,能以借出这些粮食,换取青州军的协助倒也可取。只是借出的兵士该归我们指挥,而不能让他们擅自行动。我们必须掌控行动的主导权,确保一切都在我们的计划之中,以免出现意外变数。”

曹操微微颔首,若有所思。

他又环顾了一圈厅内的其他下属,见众人都没有什么新的建议,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曹操终于下定决心,答应了刘备的要求。

三天后,曹操与刘备正式达成协议。

在济南城的一处宽敞庭院中,双方代表郑重地签订了文书。

以借出总共二十万石粮食为条件,换取刘备军三万大军的援助。协议签订完毕,曹操立即行动起来,他亲自指挥,征集船只,准备从东郡由黄河水路,运送粮食到济南。

而刘备这边,也迅速做出安排。经过与手下一番商议,最后决定由关羽为帅,太史慈、武安国、廖化等人一同驰援曹操。简雍则以青州军的代表和监军身份,随军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