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借粮出兵事,青州发展谋

陈宫见刘备答应结盟,心中大喜,脸上洋溢着难以掩饰的兴奋,连向来沉稳的步伐都轻快了几分。他适时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如松,双手抱拳,恭敬地向刘备拱手行礼,态度诚恳而急切,语气中都带着几分激动:

“刘使君深明大义,此番结盟,实乃汉室之幸。汉室倾颓,苍生蒙难,能得使君这般心怀天下之人携手,实乃我等之福。其实,此次前来,除了商讨结盟之事,我家主公还有一事,特来求助于刘使君。”

刘备闻言,微微一怔,浓眉轻挑,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旋即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抬手做了个请坐的手势,和声说道:

“先生请坐,不必多礼。不知曹公让您来,所为何事?但说无妨。”

说着,还贴心地看了看陈宫的座位,确保他能舒适落座。

陈宫重新落座,身子微微前倾,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目光坦然地直视着刘备,目光中满是期许,缓缓说道:

“此次前来,是我家主公欲请使君相助,共击黄巾。如今黄巾余党在青兖之地肆虐,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昔日繁华的城镇如今只剩残垣断壁,田野里满是荒芜,哭声、喊声日夜不绝。

我家主公心怀天下,一心想要荡平贼寇,还百姓以太平。

听闻使君在青州与黄巾作战,经验丰富,且麾下将士英勇善战,以少胜多之事更是传为佳话,故而希望能与使君携手,共同剿灭这股乱军。”

说到此处,陈宫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忧虑与同情。

刘备听后,轻轻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右手不自觉地抚着胡须,缓缓说道:

“备也一心愿诛除黄巾余党,还天下太平。奈何青州新定,历经战火,军士疲乏,亟待休整。

那些年轻的士兵们,不少人还带着未愈的伤病,眼神中满是疲惫。况且袁绍虎视眈眈,就在北方窥视,我军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以防袁绍突然来袭。

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实在没有多余的兵马,相助曹公剿灭黄巾了。”

陈宫早料到刘备会有此顾虑,却也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说道:

“使君不妨仔细思量一番,青州黄巾的老巢本就在青州,如今他们虽被使君击败,却只是游走于兖州之间,四处掠夺。

他们就像一群饿狼,时刻盯着青州这片土地,只要他们一日不除,对青州始终是一大隐患。

若使君与我家主公联合起来,共同围剿,凭借使君的谋略与我家主公的实力,必能将其一举歼灭。

如此一来,不但能消除青州的威胁,还能为百姓除去一大祸害,使君也能在青州站稳脚跟,日后匡扶汉室,也多了一份坚实的根基,何乐而不为呢?”

说到此处,陈宫顿了顿,微微抬高声音,言辞恳切地说道:

“且久闻使君智勇双全,品行高义,素怀苍生,难道就不为青州百姓的安危设想吗?如今黄巾肆虐,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许多孩子失去了父母,老人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使君若能出手相助,与我家主公一同剿灭黄巾,必能拯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此乃莫大的功德啊!” 陈宫说着,双手不自觉地紧握,仿佛在为百姓祈求。

刘备还未及开口,一旁的王修站起身来,拱手向刘备行了一礼,动作沉稳而恭敬,然后转身面向陈宫,神色诚恳地说道:

“非是我家主公不愿协助曹兖州剿灭黄巾,只是青州自黄巾之乱以来,动荡不安,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无数家庭支离破碎,生活难以为继。

现我军新近才攻下青州,百废待兴,又要安置一干百姓跟降卒,诸事繁杂。如今粮草供应全靠前期平原存粮和从徐州购粮才能勉强支撑,实在是捉襟见肘,有心无力啊。”

说着,王修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想到:“青州黄巾横行,平叛肯定要的,现在曹操有求我们,这好处一定不能少。”

刘备看懂王修,微微点头,深表赞同,叹息道:

“王先生所言极是,我军缺粮,即便有心相助曹兖州,也是力不从心呐。每天看着士兵们吃着简陋的饭菜,百姓们忍饥挨饿,我这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