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陈宫剖析局势,刘备决意抗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火纷飞,百姓深陷水深火热之中。刘备,这位自称汉室宗亲的英雄,自投身于讨伐黄巾的战争后,凭借着自己的胆识与谋略,在战场上屡立战功。终于,他因大败黄巾的赫赫战功,被天子表奏为青州刺史,还获封列侯。

这本是一件光宗耀祖、值得庆贺的大事,刘备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内心的喜悦如汹涌的潮水般澎湃,仿佛看到了自己匡扶汉室、重振刘家天下的希望曙光。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与他开玩笑。青州的黄巾虽遭重创,但并未被彻底消灭,他们溃败后与兖州的黄巾势力迅速汇合。一时间,黄巾军人数暴增至百万之众,如同汹涌的潮水,在青兖大地肆意肆虐。刘备虽率领着自己的军队奋力抵抗,可面对如此庞大的黄巾军,他渐渐感到力不从心,防线在黄巾军的猛烈冲击下摇摇欲坠,一时难以抵挡。

就在刘备为青州战事焦头烂额之际,北方传来了震撼人心的消息:袁绍成功坐领冀州,还在与公孙瓒的大战中取得了辉煌胜利。

刘备心中一惊,他深知袁绍的野心与实力,若是让袁绍在北方站稳脚跟,再挥师南下,自己腹背受敌,局势将变得更加岌岌可危。于是,他急忙派遣使者,快马加鞭地前往公孙瓒处,希望这位与自己有着同窗之谊的盟友能够拖住袁绍,为自己争取时间。

他在心中暗自盘算,只要自己能平定青州的黄巾之乱,就可以与公孙瓒南北合击袁绍,将这个潜在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公孙瓒此时也有自己的盘算。他一心想着尽快平定刘虞,整合幽州的力量,根本无暇顾及刘备的请求。

对于刘备的使者,他只是表面上敷衍了事,随便应付几句,便将其打发走了。刘备却浑然不知,他还在焦急地等待着公孙瓒的回应,满心期待着盟友能伸出援手。

实际上,袁绍刚刚占领冀州,民心未附,州郡中的豪杰多有不服,他正忙着安定冀州,根本无心顾及青州之事。

就在刘备陷入困境、举棋不定之时,下人匆匆来报:“主公,曹操使者求见。”刘备听闻,心中疑惑丛生,他与曹操虽都在乱世中崛起,但并无太多交集,实在想不通曹操此时派人前来所为何事。不过,他还是迅速整理思绪,派人请来自己的心腹手下,一同前往会见使者。

宽敞的府衙厅堂里,气氛略显凝重。只见曹操的使者稳步走进来,此人身材修长挺拔,一袭青色长袍随风轻摆,步履间尽显沉稳干练。他面容清癯,轮廓分明,剑眉斜插入鬓,眼眸深邃而明亮,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寒星,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睿智与从容。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微上扬,带着一抹恰到好处的谦逊笑意,整个人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儒雅气质。

使者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刘备见状,连忙起身回礼,脸上带着一丝客气的微笑,说道:“先生有礼,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鄙人陈宫,字公台。”陈宫声音洪亮,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声音里透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

刘备微微一惊,眼前此人竟是大名鼎鼎的陈宫。他在心中暗自惊叹,脸上却露出了更加热情的笑容:“小子也听闻过东郡公台先生的大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陈宫谦逊地摆了摆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刘刺史过誉了,我不过是兖州一介小吏,怎比得刘刺史这般年少有为,战功赫赫,声名远扬四方。”

“先生何必谦虚,请坐。”刘备热情地招呼道,待陈宫坐定后,他才缓缓坐下,目光紧紧盯着陈宫,心中充满了好奇与警惕。

陈宫坐定后,首先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说道:“恭喜刺史前期黄巾大捷啊,这等战功,实在令人钦佩。以少胜多,大破黄巾,足见刺史治军有方,谋略过人,此乃百姓之福,汉室之幸啊。”

刘备微微点头,谦逊地回应道:“全赖将士效力,我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不知先生此来,有何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