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蹇硕谋废立,何进揽大权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的四月,大汉王朝的天空像是被阴霾狠狠压住,日光都显得有气无力。洛阳城的每一处角落,都被一层压抑的紧张感所渗透,皇宫之中,更是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死寂。

汉灵帝刘宏躺在南宫嘉德殿的龙榻之上,生命的烛火在狂风中摇摇欲坠。他的脸色惨白如纸,气息微弱而紊乱,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竭尽全力地挣扎。榻前,一众宦官和大臣们神色凝重,不敢发出一丝声响,唯有殿内摇曳不定的烛火,在寂静中发出微弱的“噼啪”声。

灵帝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终停留在宦官蹇硕的脸上。蹇硕,身形微微佝偻,却有着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在宫中多年的摸爬滚打,让他深谙权力的规则和人性的弱点。灵帝嘴唇微微颤动,用尽全力说道:“朕将协儿托付于你,无论如何,都要助他登上皇位,保我大汉江山……”蹇硕扑通一声跪地,声音低沉却坚定:“陛下放心,老奴愿以死相护,必不负陛下所托。”

此时的皇宫,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皇子刘协,是灵帝王美人所生,自幼聪慧过人,深受灵帝喜爱。然而,何皇后所生的刘辩已被立为太子,背后还有大将军何进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何进手握重兵,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其麾下的军队更是让人生畏,是蹇硕拥立刘协的最大阻碍。

蹇硕回到自己的居所,闭门思索良久。他深知,要想成功拥立刘协,必须先除掉何进。可何进势力庞大,仅凭自己难以撼动,于是他想到了卫将军袁术。卫将军本是灵帝用来牵制何进的一枚棋子,手里有着5万南北军。加上袁术出身汝南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蹇硕秘密派人将袁术请至宫中。

不多时,袁术在宦官的引领下踏入了那间密室。密室之中,烛火昏暗,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厚重的帷幕,将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只留下一片死寂与神秘。蹇硕早已在此等候,见袁术进来,脸上立刻堆起了笑容,快步迎上前去,“袁将军,您能来,真是太好了,快请坐。”蹇硕的声音虽尽量保持温和,但仍难掩其中的急切。

袁术微微点头,目光警惕地打量着四周,才缓缓落座。他的眼神中透着精明与谨慎,并不因蹇硕的热情而放松半分。“公公如此神秘地请我来,不知有何要事?”袁术开门见山地问道。

蹇硕搓了搓手,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换上了一副严肃的神情,“袁将军,如今陛下病重,大位将悬。皇子刘协聪慧仁厚,实乃天子之选。而大将军何进,心怀不轨,妄图扶持刘辩登基,以图掌控朝政。我等身为大汉臣子,怎能坐视不理?若公子愿助我一臂之力,事成之后,将军必是开国元勋,袁家的荣耀更将无人能及。”蹇硕言辞恳切,眼睛紧紧盯着袁术,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变化。

袁术听后,心中暗自盘算。他知道灵帝恐怕已经去世,自己被请到宫中一旦不答应估计今天就走不出皇宫。短暂的沉默后,他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公公所言极是,我袁氏世代受皇恩,理应为国分忧。此事我定当全力相助。”

蹇硕大喜过望,脸上的皱纹都因兴奋而舒展开来,“有袁将军这句话,大事可成啊!来,袁将军,咱们再细细谋划一番……”说着,蹇硕便拉着袁术,走到一旁的案几前,铺开一幅绘有洛阳城布局与兵力部署的地图,两人的身影在昏黄的烛光下交织,密谈许久。

然而,蹇硕万万没想到,袁术表面答应,实则另有打算。袁术深知何进的势力不可小觑,离开皇宫后,便立刻派人将蹇硕的谋划和灵帝恐怕已经去世消息告知了何进。

何进得知此事后,大惊失色,在大将军府中来回踱步,心中又惊又怒:“这个蹇硕,竟敢如此大胆!若不先除去他,我何家上下必将性命不保。”他立刻召集心腹谋士,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