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见有人来救,便带着残兵败将拼命地向缺口处突围。刘备等人一路护送着董卓,杀出了重围。直到脱离了危险,董卓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看着眼前的刘备三兄弟和他们身后的义兵,心中对他们的救命之恩虽然有些感激,但更多的却是不屑。
董卓上下打量着刘备,见他身着朴素的衣衫,没有任何官职的标识,便轻蔑地问道:“你们是何人?从何处而来?”刘备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在下刘备,乃汉室宗亲,涿郡人士。因见黄巾祸乱天下,百姓受苦,便招募义兵,欲为国家效力,平定叛乱。今日有幸救得将军性命,实乃我等之荣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卓听后,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冷笑,说道:“哼,不过是个白身的落魄宗亲,也敢妄言为国家效力。若不是今日你们误打误撞救了我,就凭你们这几个人,能有什么作为?”刘备听了董卓的话,心中虽然有些气愤,但他深知董卓乃朝廷命官,自己不便与他计较。他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便拱手说道:“将军言重了,我等虽出身卑微,但一片报国之心日月可鉴。只望能在这乱世之中,为百姓谋一份安宁,为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董卓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好了好了,既然救了我,我自不会亏待你们。你们先回去吧,以后若有机会,再为朝廷效力。”说完,便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刘备望着董卓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我刘备定会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让天下人都知道,出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随后,他便带着关羽和张飞,继续踏上了他们的征程,一边招募义兵,一边寻找着能够为国家效力的机会。
在颍川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皇甫嵩和朱儁,接到朝廷命令北上冀州,接替董卓攻击张角主力。此时的冀州,黄巾军在张角的领导下,虽然在前期与卢植的交战中有所损耗,但依旧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皇甫嵩和朱儁深知此次任务艰巨,他们在行军途中,不断商讨作战策略,研究黄巾军的战术特点。
当他们率领大军抵达冀州时,与张角的黄巾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峙。张角凭借着广宗城坚固的防御工事,以及黄巾军高昂的士气,多次击退了皇甫嵩和朱儁的进攻。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双方士兵都死伤惨重。
然而,就在皇甫嵩和朱儁为如何攻破广宗城而绞尽脑汁时,朝廷却传来了新的命令。南阳的黄巾军在张曼成的率领下,势力愈发壮大,已经对南阳郡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朝廷要求皇甫嵩和朱儁立刻率领部分军队南下,支援南阳。
面对这一命令,皇甫嵩和朱儁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们深知,此时放弃对张角主力的进攻,之前的努力可能会付诸东流,但朝廷的命令又不得不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们决定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监视张角,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南下南阳。
与此同时,在汝南的袁术,也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要求他主导击败南阳的张曼成所部。袁术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但他毫不退缩。他凭借着之前在长社之战和流民安置中积累的威望和经验,迅速开始筹备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