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看了一圈,觉得派谁去都不合适,只好站起来回应道:“大队长,我跟着你去吧。”
第二天一早,李家村的村民们纷纷聚集在村头的打谷场上,气氛异常紧张。
李大队长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份文件,高声宣布:“乡亲们,国家政策下来了,咱们村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要分到各家各户,按家庭人口数量来分配的,不论成年人还是小孩,也不论儿子还是女儿,全都算在内,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台下的村民们顿时炸开了锅,有人兴奋,有人担忧,有人焦虑。
李老太家的人也站在人群中,神色各异。
李红梅看着台上,她们家户口还没迁进城里,但是也没在李老太家,已经独立出去,根据五个人头分,也能分到不少田地了。
“妈,你听见了,根据人头分,我这儿有五个人头,能分不少吧?”李老二赶紧问李老太。
李老太深吸一口气:“急什么,上头说怎么来我们就怎么分呗。”
会议结束后,村里开始正式实施土地承包政策。
李老太家的地也按照人口分到了各户。
然而,分地过程中,却引发了一场家庭内部的激烈争吵。
“妈,您不能这么偏心!老三老四家跟我家人数一样,为啥他们分的比我们家多啊?!”李老二语气愤怒,脸色涨得通红,“何况我们不都已经说好分家了么?那你就要根据人头公平的分给我们”
“老二,你这是什么话?”李老太皱了皱眉,眉眼严厉:“你们几家人头虽然一样,但他们干活勤快,地分多了也是应该的。你这些年好吃懒做,地分少了也是你自己的问题!再说大明这个情况干不了重活,分多了也没用啊。到时候地分给你都荒着,那不是浪费么?”
老二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色铁青。
他狠狠地瞪了老三老四一眼,站在原地不说话,脸色阴沉的可怕。
老六李雪梅见状出来打圆场:“这样吧,我那个份额不要了,妈你送给二哥吧,反正我在城里住着也没有时间打理,给我也是浪费。”
李老二听完,这才脸色舒缓不少。
三房四房原本就分得多,自然没什么意见。
五房就三个人,分到的地是他们几人中最少的。
但是李老五夫妇完全不在意,老五媳妇城里有工作,老五能赚钱,地分多了也没时间种。
李红梅他们家人口可不少,自然分了不少地。
但是他们没打算自己留下,于是当天找了一户儿女少分到田地也少的乡亲,他们家根本不够种,所以租了李红梅家的田地。
李红梅夫妇一商量,绝对不收租金,只写字据,定在每年根据产量分走20%的粮食。
这份量不算多,对方欣然接受。
理论上国家是不赞成这种做法,但村里干部都知道他们家情况,因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没有过多插手。
*
1978年的十一只放两天假,张子阳额外请了几天,如今假期结束,他赶着要回京市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