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勇烈王要带着众人把将士灵位抬入英灵殿。
刷~刷~刷~
勇烈王斜放军刀走在第一位,而身后则是齐刷刷走着正步的千户长们。
最后才是皇帝和众位大臣。
他们要走出车站,穿过帝都来到位于九里山的英灵殿。
这个过程全程都要走着去,不准借助任何交通工具。
当然了,为了皇帝的安全,这个环节并不需要皇帝出面。
他只要提前去英灵殿等着就行了。
德康皇帝也不矫情,由龙卫护着进了小汽车先行一步。
不是皇帝不尊重为国牺牲的将士,真要皇帝一同走在帝国的大街上,那还不乱了套。
车站外的百姓早已自觉让出了一条道路,沿路都有士兵站岗维持秩序。
看着庄重的队伍,和那一排排灵位。
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低头表示尊敬。
直到面前的队列远去,百姓才又重新站起来。
人群中的前排,多数都是阵亡将士的家属。
一名被搀扶着,坚持跪迎起身的老者看向送灵队伍。
“好好好!我家小三子没有辱没李家门风。”
一旁搀扶的年轻人也是一脸的骄傲。
可在这骄傲的面容下却难掩悲伤。
自家的儿子、孙子或者丈夫为国出征战死疆场,就算帝国事后再怎么优待也无法抹去逝去亲人的悲伤。
“孩他爹,你就放心去吧,我一定把雄秉和雄祁抚养长大的。”
一名妇人身后背着一个大一点奶娃,胸前抱着一个更小的孩子一脸悲痛。
这些亲属遍布帝国,都是朝廷提前接来帝都的。
关于烈士遗孤的抚养工作,朝廷也会大包大揽,直到18岁成年。
这期间所有的生活、学习的费用都由兵部伤殁司出。
九里山隔着帝都火车站不算远,步行3个多小时,勇烈王的送灵队伍来到了英灵殿外。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勇烈王扯着嗓子喊道。
早已在英灵殿恭候的礼部大奉常带着一众工作人员,开始指引千户长们把灵位安放在94号祭祀殿。
大奉常是负责祭祀的官职,帝国大奉常可以说是最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