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动荡。
群雄并起,战火纷飞,民坠涂炭。
北方的幽州,却是安宁乐土。
刘虞担任幽州牧后,一心为民,推行仁政。
他果断罢省屯兵,减轻百姓的负担,同时广施恩信,安抚民心。
幽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百姓们热情高涨,辛勤劳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
到了收获的季节,粮食喜获丰收,谷价更是低至一石仅卖三十钱。
汉灵帝时期,粮食价格达两三百钱一石。
自董卓乱政以来,局势愈发混乱。
京师洛阳,粮食价格飙升至两三千钱一石,且有价无市。
董卓为敛财,擅自制小钱。
导致物价飞涨,粮食价格更是暴涨,甚至有达到五千钱一石者。
在一些天灾频繁的地区,粮价更是突破万钱,百姓苦不堪言。
情况稍好的并州,粮食价格也维持在三百钱一石。
幽州也是边境,能保持三十钱一石的低价,宛如奇迹。
这不仅让幽州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也吸引了无数流民前来归附。
青州、徐州的士人百姓,为避黄巾之难,不远万里涌入幽州,人数多达百余万口。
刘虞心怀悲悯,对这些流民皆收留抚恤。
他精心为流民们安排就业,让他们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在刘虞的关怀下,流民们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一样,心中充满了感激。
刘虞身为大司马,位居上公,却天性爱好节约。
他平日里穿着破旧的衣服,饮食也极为简朴,一顿饭都不吃一道以上的荤菜。
刘虞的言传身教,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远近原本作风奢侈的豪族,都被他的品德所感化,纷纷改变风气,崇尚节俭。
为了维护边境的和平,刘虞还派遣使臣深入游牧民族之中。
他晓以利害,向鲜卑、乌桓等部族讲述朝廷的圣德仁厚,传达和平共处的意愿。
同时,他大胆组建互市,将珍贵的盐铁都投入贸易。
通过互市,草原部族获得了他们急需的物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渐渐地,他们安分守己,不再掠夺边境。
在刘虞的治理下,幽州百姓的生活日益安稳,边军也因此没了用武之地。
刘虞的所作所为,渐渐引起了一个人的强烈不满。
公孙瓒脸色阴沉,来回踱步。
终于,他猛地停下,怒目圆睁,吼道:
“刘虞老贼,竟向鲜卑、乌桓供给铁器。”
“等把蛮夷养肥了,日后谁来制衡?”
将士们纷纷义愤填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对啊,咱们边军多年在这苦寒之地拼杀,守护边境。”
“刘虞倒好,卸磨杀驴,根本没把咱们的命当命!”
“这些年,我们哪次不是为了抵御外敌,出生入死,如今却换来这般对待!”
众人的怒火熊熊燃烧,仿佛能将营帐点燃。
公孙瓒看着群情激愤的将士,心中的不满与愤懑愈发浓烈。
他紧握双拳,关节泛白,对刘虞的怨恨又深了几分。
刘备匆匆闯入,神色振奋,高声道:
“伯圭,大事!关东要起义兵,讨伐董卓!”
公孙瓒冷冷瞥了刘备一眼,语气中满是不屑与冷漠: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