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均田就是挖坟,不是埋葬豪族,就是埋葬温侯

朔风凛冽,卷着塞外的黄沙,扑向晋阳古城。

吕布在覆灭匈奴的赫赫战功后,凯旋而归。

他的身影依旧挺拔,战甲在日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

一回到府邸,吕布便招来郭嘉与戏志才,商议大事:

“奉孝、志才,我要你二人尽快出具均田方案。”

戏志才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满脸惊愕:

“温侯,要逆天而行?!”

均田,意味着打破千百年来的土地格局。

大汉世家大族根深蒂固,均田无疑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豪赌。

光武帝都被迫向世家门阀妥协,以保汉室囯祚延续。

吕布神色平静,目光坚定:

“如今并州百姓大规模迁徙,出现大量无主土地。”

“若不好好利用,实在可惜,这是上天赐予并州崛起的契机。”

戏志才皱着眉头,仍试图劝说:

“可是,温侯,也用不着均田吧?一旦强势实施,怕是会激起千层浪。”

均田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稍有不慎,便会让并州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郭嘉一向足智多谋,行事谨慎,此刻也对均田计划心存疑虑:

“温侯,步子太大了,恐生变故。”

吕布微微起身,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绝:

“我杀了袁绍,已彻底得罪士族。再依靠他们争霸天下,几乎不可能了!”

戏志才听后,默然不语。

他明白并州的处境,可均田之策的风险,实在让他忧心忡忡。

郭嘉思绪翻涌,试图寻找转机:

“或许,还可以争取一下?”

吕布斜睨着郭嘉,冷冷问道:

“争取谁?士族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岂会轻易与我和解?”

郭嘉仰天长叹,无言以对。士族的仇恨,已如鸿沟般难以跨越。

吕布燃烧意志,破釜沉舟道:

“士族靠不住,我只能靠边军,靠百姓!”

“均田之策,便是我回馈百姓、拉拢边军、稳固根基的关键。”

戏志才面露难色,提醒道:

“可均田,也会伤害到地方豪绅的利益。”

“寒门子弟,多为地方豪右出身,此举怕是会引发他们的强烈反抗。”

吕布语气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动摇的意志:

“可以给寒门子弟额外的补偿,唯独在土地上,不可让步。”

“这是我给并州百姓的承诺,也是我迈向天下的底气。”

郭嘉心中一震,双眸渐渐涌起坚定:

“温侯所言极是,并州已没有退路。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戏志才看着郭嘉,又看看吕布,弱弱地道:

“奉孝,你也跟着乱来?”

吕布肆意妄为的行事风格,虽得罪了太多士族,让争霸的道路越走越窄。

但他的果敢与决绝,也让并州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均田之策,究竟是逆天而行的疯狂之举,还是力挽狂澜的关键之棋?

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吕布目光诚恳地看向郭嘉与戏志才,双手抱拳,郑重道:

“二位先生,均田一事,关乎并州兴衰,天下苍生。”

“布才疏学浅,还望先生们鼎力相助。”

戏志才闻言,不再犹豫:

“温侯放心,某愿为温侯肝脑涂地!”

郭嘉微微躬身,目光中闪烁着无与伦比的坚定:

“为温侯,也为天下黎庶,嘉定当竭尽全力!”

均田之策虽险,但一旦成功,必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为苍生带来福祉。

三人围坐案前,继续策划着影响神州的大变革。

一场悄然改变天下格局的风暴,正在小小的书房中悄然酝酿。

戏志才率先开口,条理清晰地道:

“依我之见,可在每郡派遣州牧府直属的‘清田使’。”

“让他们带领书吏、算师,再联合地方三老,逐县进行土地核查。”

“如此一来,既能确保核查的公正,又能充分利用地方的力量。”

吕布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此计甚妙,务必将每一寸土地都摸清。”

大汉豪族藏匿流民、虚报耕地,已经是家常便饭。

吕布要打破土地格局,必须先弄清楚并州有多少耕地。

戏志才面色凝肃,接着道:

“还需将土地按形状、面积绘制成图,详细标注四至、肥瘠等级。”

“每块土地进行编制,一式三份,分别由县、郡、州存档。”

“这样一来,土地管理便能有据可依。”

吕布心下一沉,他的核心在沙场征战,但对政务也有所了解,深知存档工作的繁冗。

从核查,到存档,没有小半年根本完成不了。

要是再遇到阻碍,怕是能耽搁两三年。

可他也明白,这是均田必不可少的环节。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土地分配的公平与长久。

郭嘉成竹在胸,不假思索道:

“为了加快进度,还需激励措施。豪绅若主动上报隐匿土地,可减免全部罚金。”

“百姓举报豪强隐瞒土地,查实后,在异郡奖励同等土地,以五百亩为上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此,既能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又能对豪强形成威慑。”

吕布眼前一亮,拍手叫好:

“奉孝此计,甚妙!如此一来,隐匿土地的豪强,怕是要坐不住了。”

三人各抒己见,神情激越。

吕布脑海中酝酿,补充道:

“在土地分配上,我认为每成年男丁授田80亩,其中口分田50亩,永业田30亩。”

“口分田死后归还,永业田可以继承。妇女授田40亩,每户上限两百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