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年男子皱着眉头说道:“你们听说了吗?那些文人说海禁开放和科技引进不好,会给我们带来灾祸。”
一位老妇人担忧地说道:“哎呀,真的吗?那可咋办?我还指望着日子能越来越好呢。”
旁边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却不以为然:“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对。我听说海商们出海贸易,赚了不少钱,还带回了很多新奇的玩意儿。而且,那些新的科技,也能让我们的农田收成更好啊。”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话虽如此,可那些文人都是有学问的人,他们说的话,也不能不听啊。这事儿,还真让人头疼。”
就在这时,几位革新派人士恰好路过。他们听到了百姓们的讨论,其中一位走上前,微笑着说道:“各位乡亲,海禁开放和科技引进,是对大楚有益的。那些文人的话,有些偏激了。海禁开放,能让我们大楚与世界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能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中年男子疑惑地问道:“可他们说这会破坏祖宗之法,是这样吗?”
革新派人士耐心地解释道:“祖宗之法,我们应当尊重,但也不能一成不变。时代在发展,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海禁开放和科技引进,并不是要抛弃祖宗之法,而是在其基础上,让大楚变得更强大。”
百姓们听了革新派人士的话,脸上的疑惑逐渐消散。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好像明白了。还是你们说得有道理啊。”
然而,顽固文人并不甘心就这样被革新派人士说服。在一次更大规模的文人聚会上,他们再次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徐夫子阴沉着脸,说道:“如今那些革新派人士四处宣扬他们的观点,已经有不少百姓被他们蛊惑了。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得想个办法,让更多的人明白祖宗之法的重要性。”
一位文人提议道:“徐夫子,我们可以多写些文章,宣扬我们的观点,张贴在京城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人看到。”
另一位文人则说道:“还可以聚众讲学,向更多的人阐述祖宗之法的精妙,让他们认识到海禁开放和科技引进的危害。”
徐夫子点了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我们要让大楚的百姓知道,只有遵循祖宗之法,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