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清了清嗓子,说道:“诸位夫子,我想起林羽曾与我提及,他的新学中有关农业、水利等方面的知识,或许能为国家的发展带来实际的帮助。比如,通过对土壤、气候等因素的研究,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通过对水利工程的科学设计,能更好地应对水患旱灾。这些知识,若能传授给学子们,对国家和百姓来说,岂不是一件好事?”
众人听了,不禁陷入沉思。陈景皱着眉头,说道:“院长,这些只是林羽的一面之词,是否真有如此神效,还未可知。”
宋濂说道:“陈夫子,我们不妨给林羽一个机会,让他展示一下新学的实际应用。若真能如他所言,对国家和百姓有益,我们又何必固执地拒绝呢?”
赵铭点头说道:“院长所言极是。我们不应仅凭主观臆断就否定新学。应该让事实说话。”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众人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一些原本反对林羽的夫子,也开始动摇了自己的立场。
宋濂见时机成熟,说道:“诸位夫子,经过今日的讨论,我想大家对林羽的新学思想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林羽这孩子,虽然年轻,但他的勇气和对学问的执着值得我们尊重。我认为,我们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让他继续在书院求学,传播他的新学思想。当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引导学子们正确对待新学与传统学问的关系。”
陈景虽仍心有不满,但见大势已去,也只好说道:“既然院长已经决定,我等自当遵从。”
其他夫子也纷纷表示同意。
宋濂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此事就这么定了。周大人,你去通知林羽,让他安心在书院求学,不必再有顾虑。”
周大人心中虽不情愿,但也只能应道:“是,院长。”
当林羽得知院长在书院议事厅力排众议,为他辩护的消息时,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他深知,若不是院长的公正和爱才惜才,自己恐怕早已被逐出书院。
林羽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院长办公室。他走进房间,恭敬地向宋濂行了一个大礼,说道:“院长,多谢您的知遇之恩。若不是您,林羽恐怕无法继续在书院求学,传播新学思想。”
宋濂微笑着看着林羽,说道:“林羽,你不必客气。我欣赏你的才华和勇气,更认可你对学问的追求。新学思想虽然新颖,但我相信,只要你秉持着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一定能为书院带来新的活力和进步。”
林羽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院长,您的信任让我倍感责任重大。我一定会努力,不辜负您的期望。在传播新学的同时,我也会引导同学们尊重传统学问,让新学与传统学问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濂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我相信你。不过,你也要知道,新学的传播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你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我希望你能坚持下去,用事实证明新学的价值。”
林羽坚定地说道:“院长,我会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我会用新学的知识,为书院的学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
宋濂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和信心的年轻人,心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林羽的新学思想或许真的能为书院带来一场变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创新精神和担当的人才。
“林羽,你回去吧。好好准备,继续你的新学传播之路。若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宋濂说道。
林羽再次深深鞠躬,说道:“多谢院长!林羽告退。”
林羽走出院长办公室,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他知道,自己的新学之路还很漫长,但此刻,他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然而,太子党得知林羽不仅没有被逐出书院,反而得到了院长的庇护,心中十分恼怒。他们不甘心失败,又开始在暗中策划新的阴谋。
太子党的谋士们齐聚在一个秘密据点,商讨着如何再次对付林羽。
“这个宋濂,竟然敢公然违抗太子的意思,庇护林羽。我们必须想办法给他点颜色看看。”一个谋士咬牙切齿地说道。
“没错,不能就这么算了。我们要让宋濂知道,得罪太子党的后果。”另一个谋士附和道。
太子党的首领沉思片刻,说道:“宋濂在书院德高望重,我们不能轻易动他。但林羽,我们绝不能放过。我们可以在书院外制造一些事端,嫁祸给林羽,让他陷入更大的麻烦。”
“好主意!我们可以找一些地痞流氓,在书院附近闹事,然后散布谣言,说是林羽指使的。这样一来,宋濂就算想庇护他,也师出无名了。”一个谋士阴险地说道。
“对,就这么办。我们要尽快行动,让林羽在书院里待不下去。”太子党的首领说道。
于是,太子党开始紧锣密鼓地实施他们的新阴谋。他们四处寻找合适的地痞流氓,准备在书院附近制造混乱。
而林羽此时却对太子党的新阴谋一无所知。他正沉浸在新学传播的喜悦中,与李明轩、秦枫等同学一起,策划着新的学术活动,希望能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和接受新学。
“林羽,院长这次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把新学传播得更广。”李明轩兴奋地说道。
林羽点点头,说道:“没错。我们不能辜负院长的期望。接下来,我们可以举办一些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体验新学的魅力。”
秦枫也说道:“好主意!我们可以组织同学们去农田里,运用新学的知识,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这样既能让同学们学到知识,又能让更多的人看到新学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