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国本之争愈演愈烈

“快来人呐,快传太医!”

“不用叫了!朕没事。”

朱翊钧坐在地上微微喘着气,似在缓解腿麻带来的不适。

“皇爷,您真没事吧?”

朱翊钧一脸颓丧的说:“朕身体没事,国事却无人可用!”

“陈伴伴,你说,朕如今还能用谁?”

陈矩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在这种事上哪敢提意见。

上一个掌印太监张鲸,就是因为仗着皇帝的权威嚣张跋扈,已经被皇帝撵去守皇陵了。

可是皇帝问政,陈矩又不敢不答,思来想去。

只好如此说道:

“因国本之争,阁臣相继致仕。而今内阁仅剩王家屏、许国、赵志皋、张位四位大臣。”

“皇爷可从中选择一位信得过的人,担任内阁首辅,为皇爷分忧。”

朱翊钧看傻逼似的瞪了他一眼。

政治家之间打交道,有个屁的信任。

今日是盟友,明天就有可能是敌人。

“那朕问你,该选谁当首辅?”

陈矩求生欲拉满,弓着腰说:“国之大事牵扯甚广,奴婢区区一介阉人不敢妄议,此事不决,可问太后。”

朱翊钧怒道:“你这个贪生怕死的老家伙,朕不就随口一问,你何必如临大敌?”

陈矩委屈巴巴的说道:“奴婢确实怕死!我朝祖训,宦官不得干政!”

朱翊钧不耐烦的挥挥手,将陈矩斥退。

“罢了罢了,退下吧,让朕自个琢磨琢磨!”

随后朱翊钧侧躺在软榻上,眯着眼思考该让谁来接替申时行的位子。

按照论资排辈的惯例,申时行走后,理当由许国来接任。

可是这个老家伙明显不愿接手烂摊子。

在密信事件东窗事发后,许国第一时间就提出辞职。

但是朱翊钧为了恶心他,并没有批准。

这种没担当的人,肯定不能任命他当首辅。

找太后问政是绝对不可能的。

自己没亲政之前,就被太后整整压了十年。

前顾后盼,朱翊钧悲催地发现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身边连个推心置腹的大臣都没有。

在朱翊钧迷茫之际,忽然就想到自己的老婆。

于是对殿外喊道:“来人,起驾坤宁宫。”

当朝皇后,王喜姐,浙江绍兴人,出生于顺天府大兴县。

父亲王伟是个九品芝麻官,这种家庭背景跟平民没啥区别。

但朱元璋在建国之初,给皇室定下一条祖训。

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必慎选庶民善良之家,务择其父母行止端庄、家法齐整女子,年十四、十五,容貌端洁、言动温恭,咸中礼数者而聘焉。

小主,

就是说皇帝也好,藩王也罢,娶老婆必须娶老百姓家的闺女。

这么做的好处是能防止外戚干政,同时也给平民百姓提供一条阶级跨越的通道。

万历五年,王喜姐在十四岁的时候,被太监看中,并在选秀中脱颖而出。

次年,嫁给十六岁的朱翊钧,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帝后刚成亲时感情非常好,万历皇帝经常瞒着太后跑去坤宁宫,悄悄临幸王皇后。

在朱翊钧同学夜以继日的努力耕耘下,王皇后终于在三年后生下长公主朱轩媖。

之后因身体原因,王皇后便没有再生下子嗣。

万历九年九月,郑氏入宫选修。

因长相出众,性格又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