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收了个进士老爷

“只是...海若先生,恕晚辈直言,您完全可以效仿当年的海瑞,只骂皇帝一个人。骂好了,事后非但没事儿,反而还能升官。您又何必到处树敌呢?”

汤显祖冷哼一声,站起来指着天上明月,义愤填膺的说:

“汤某一生光明磊落,当官是为了惩恶除奸,还天下人一个清白世道!”

“如今天子不务正业,内阁重臣左右摇摆,是非不分,地方官吏盘剥百姓,中饱私囊!”

“这些肮脏丑事,我要是不站出来说,不把上面那些人骂醒,这个王朝就要亡了!”

这一刻,李弘贞对眼前的中年男人肃然起敬。

华夏自古以来,从不缺为民请命者,也不缺冒死进谏者。

这大概就是孔子说的: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孟子说的: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中国历代老百姓最应该感谢的人是谁?

不是秦皇汉武,也不是唐宗宋祖。

而是孔孟两位古圣先贤。

如果没有他们对统治阶级定下这么高的道德要求,没有他们给农民的反抗提供理论基础,那么中国老百姓会被盘剥成什么样?

心底虽然很支持汤显祖去为民请命,但李弘贞不希望看到万历三大征爆发的时候,国内又闹农民起义。

于是走过去把汤显祖拉过来坐下:“先生切勿冲动,晚辈以为目下情况还没那么糟糕,百姓尚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

汤显祖对这种和稀泥的说法很反感,当即反驳道:“是一口饭的问题吗?根本就不是!你知不知道,有多少心怀报复的秀才,无处可施展才华,为了谋生去青楼写诗词。西北有多少百姓,靠吃着麸皮野菜度日。凭什么那些权贵顿顿山珍海味,凭什么他们家族的子弟能入仕当官?”

“先生所言,我深有体会。历朝历代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形成贫富差距、阶级垄断。上层贵族门阀,封堵下层庶民上升的通道。奸商通过贿赂官员,非法竞争打压同行,又通过垄断市场,让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朝廷不通过变法,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那么农民就会推翻朝廷,进入下一个王朝轮回。”

本来还是怒发冲冠的汤显祖,听了李弘贞这番话,顿时变了副脸色。

“没想到忠武伯年纪轻轻,竟有此独到见解?”

“匹夫之见,不足挂齿。”

“汤某方才听你所说的阶级垄断,贫富差距,颇有些许豁然。不知你可有计策破得此困局?”

李弘贞想了想,才说:“既然先生考我,那我便说说自己的看法,如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先生斧正。”

“我认为眼下有两个当务之急”

“其一,给老百姓找一个谋生的好去处。”

“其二,让贵族富商把财富吐出来。”

他提出的观点不是老掉牙的赈灾扶贫,这让汤显祖起了很大兴趣。

“如何做到其一?”

李弘贞分析道:“我认为老百姓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在于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富商兼并。”

“我之前从山西流民口中得知,山西的晋商趁灾年哄抬粮价,老百姓地里又长不出粮食,为了活命只能把土地卖给晋商,沦为晋商的佃户。”

“还有一部分不愿意失去自由身的自耕农,把土地卖了之后就到京城从事手工业。”

“但是晋商为了限制这些农民流向外地,便贿赂当地官府限制签发路引。”

“路引被限制了,后面那些想去京城当雇工的农民,私自离开家乡就会被官府抓起来,扔到大同、朔州这些地方挖煤炭。”

“而那些留下来的自耕农,根本别无选择,要么交出土地卖身为奴,要么全家老小等着被活活饿死。”

“当然,山西的情况只是目前全国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方。”

“这些年气候越来越冷,北方的土地越来越产不出粮食。一旦发生灾荒或者战争,山西的情况就会蔓延到宁夏、陕西这些地方。”

“到时就有越来越多的自耕农失去土地,成为咱们这个国家最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李弘贞说到这已经有些口干舌燥,端起茶杯呷了一口,指着自建的水泥房说道:

“我世代虽为军户,但我也是一个商人。”

“当年先父犯了贪污罪,若无李太后网开一面,我现在可能被发配到边疆充军。”

“所以当我发达之后,便立志要报效国家,为生民立命,为往世开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