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穿越现代九)

经理看了一眼,坐在沙发上杀气冲天的秦良玉,咽了咽口水,说:

“对不起,这位小姐的情绪好像不太稳定。为了避免打扰到其他客人,请你们办理退房吧。房费我们会全数退还。”

于是,秦李夫妇就被赶了出来。

李弘贞只好在手机软件上订另一家酒店,并千叮嘱万嘱咐,告诫秦良玉这次不要再砸东西了。

“这个我不能向你保证,因为我还不知道,后面还会不会发生类似扬州十日的惨案。”

“我的小姐姐!咱们再怎么有钱,都经不起你肆意打砸呀。”

秦良玉扁着嘴,泪汪汪看着李弘贞:“让你破费,我很抱歉。我饿了,能不能带我去吃饭?”

李弘贞哭笑不得。

吃饭好哇,这女人现在满身负能量,能吃饭发泄出来最好。

于是,带着她去了一家豪华自助餐,1688一位的那种。

餐桌上,龙虾、鲍鱼、帝王蟹、鱼子酱、鹅肝、三文鱼...摆了满满一桌。

秦良玉一点也不单纯,什么东西最贵,什么东西没吃过,通通往桌上搬。

弄得服务员对她横眉竖眼,连个餐盘也不过来收。

就秦良玉这种风卷残云的吃法,很容易出现医疗事故。

担心她噎到呛到,李弘贞忙递上一杯水。

“你慢点吃,别吓到小朋友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良玉才不管隔壁桌的小孩用什么目光看待自己,刚吃完一只大龙虾,又吞下整只象蚌。

似乎是在用暴饮暴食,来报复八旗太君。

吃完回到酒店,李弘贞继续给她播放纪录片。

扬州十日惨案过后,弘光帝朱由崧在逃跑的途中被清军俘获,后被押往北京处死,自此南明弘光政权覆灭。

江南地区没了政权抗衡满清,多尔衮就变本加厉地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并严令规定:“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竖发髻、穿右衽交领的汉服,不仅仅是汉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更是华夏民族区分你我的一种象征,也是华夏几千年来的衣冠制度。

剃发易服就是要让汉人放弃民族身份、放弃祖先的信仰,沦为胡人的奴隶。

面对蛮横的民族压迫,江南人民当然不乐意。

公元1645年,满清主将正蓝旗佟养甲,副将李成栋率领八旗军兵临江阴城。

江阴百姓为免遭到屠杀,起初摆出一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态度。

殊不知当清军控制江阴城后,立刻变脸要求剃发易服,此举激起江阴人民的怒火。

趁清兵大部队刚刚撤走,江阴人民揭竿而起,把衙门的满清官员围殴致死。

并推举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领袖 ,十万江阴人民为了扞卫华夏衣冠,决心跟金钱鼠尾死磕到底。

清军本以为,这是一群乡民组建的乌合之众,便派300兵力镇压。

可此时的义军已成数万人,清军的进攻数次被击退。

屡屡受挫的清军集结二十四万大军,携200门大炮围攻江阴城。

在久经沙场的八旗军面前,江阴人民的战力确实拉胯。

即便如此,江阴百姓仍然前赴后继的殊死抵抗,坚守了八十一天。

导致斩杀清军七万余人,十八个清军将领战死。

可惜天下大势已去,坚守八十一天的孤城,还是被清军用大炮炸开了城墙。

清军蜂拥而入,城内守军仍拼死巷战,无一人投降。

城破之后,清军展开长达两日的屠城。

江阴百姓或力战到底,或坦然就义,都以先死为荣。

妇女多贞烈,七岁孩童也无惧死亡,投井跳河者众多。

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也巷战而死。

阎公死前曾写下绝命诗,歌颂江阴人民的反抗精神。

诗曰:

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