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着悬崖下的河谷地段,无比憧憬的说道:
“老吴,你不用担心这里寥无人烟。”
“看到下面那片河滩没有?那里原本是野人的村寨,现在已经被我们夷为平地。”
“布政司准备在下个月,迁徙百户汉民到此建设村落、开荒种田。”
“有矿山为村民保驾护航,我预计不出十年,这里将发展成一座极其富裕的县城。”
“老吴,你膝下有五个儿子,等你百年之后,他们迟早会分家的,你认为凭你那家铁匠铺,够他们兄弟分吗?”
老吴老脸一红,一时有些语塞。
相反,他的两个儿子则眸光流转,各怀鬼胎。
他们向往的心思,被李弘贞敏锐捕捉到,于是继续循循善诱。
“另外,根据我长期的观察,此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且日照时间长,山地适合栽种南洋瓜果,如甘蔗、橙子、葡萄、芒果等等。”
“也不用担心果子卖不出去,巡抚大人说了,要我尽快在这里修一条通往巴蜀腹地的路,还要在一年之内修建码头渡口。”
“而且官府规定,凡民户到此定居,可优先获得一亩民居用地和十亩耕植山地。”
“老吴,听我一句劝,与其让子孙后代都留在酆都和别人抢饭碗,何不如来这里拓荒创业?”
吴家老二听得心潮澎湃,十分激动的说:
“李公子说得太对了!此乃天赐良机呀!”
“爹赶快答应下来吧?”
老吴瞪了他一眼,骂道:“你猴急个啥子嘞?老子看你分明想趁早分家。”
骂完儿子,转头又对李弘贞作揖道:“李老板方才所言确实有道理,我老吴五个儿子,早晚是要分家的。只是碍于世俗礼法,迟迟未能令我下决心。”
“如今有条好的出路,我当然愿意为子孙谋得一处安身之地。”
“还请李老板跟我讲明,这笔买卖该怎么做?”
李弘贞笑着说道:“那是自然。请随我到军帐落座,再共商大事。”
虽然李弘贞仅占矿山的一成股份,但这一成股份含金量极高,每年最少得有50万两银子。
双方谈判很顺利,李弘贞从50万两银子当中,抽取三成给吴家来运营钢铁厂。
人员方面也不用担心,有官府来安排。
迁居过来的汉民,能成为钢铁厂的员工。
还有8万野人奴隶负责挖矿搬运。
官府还给钢铁厂定了一项三年计划。
第一年主要生产建筑钢筋,用于道路、房屋、水利建设。
第二年开始生产小型钢铁设备,比如马车、推车、织布机、风箱、还有最近李弘贞发明的工地运输神器灰斗车。
大型工业有钻探机、轧压机、风车、水车、水排、水磨等等。
总之按徐元泰的要求,四川地区由于林木被过度砍伐,导致环境被严重破坏和林木资源稀缺。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以后能用铁代替就尽量用铁,反正大明现在不缺铁,可以放开手脚随便挥霍。
这样一来既可以保护林木资源,朝廷每年也能省下一笔钱,不用从南洋大量进口苏木。
第三年开始,钢铁厂就要给朝廷生产出口商品,比如锅碗瓢盆、五金工具等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古代的老外不止对中国的丝绸瓷器情有独钟,还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