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贞微微翻着白眼,对右参议的打破砂锅问到底很无语。
就鬼话连篇的跟他说,自己当初去大凉山的时候,曾经在溪流中发现沉积的氧化铁,于是偷偷地沿着溪水上游一直找。
因为自己对《管子》的探矿理论倒背如流,所以在找到一片红土地之后,就使用洛阳铲和吸铁石锁定铁矿的位置。
这段涵盖理论和技术的故事说完,右参议终于肯闭嘴了。
此时会客厅中陷入一阵沉默。
唯有徐元泰手指有节奏的敲击桌面,眼中同时绽放着希望的光芒。
他今年已经55岁了,自嘉靖四十四年考中进士以来,凭借官场中的人脉和自身的才华,先后担任知县、吏部主事、顺天府府尹。
万历十三年调任四川巡抚这些年来,蜀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虽无大过,但也没有耀眼的政绩。
在任期间,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政绩,无非是指挥明军平定几个番寨的战争。
不过跟吞并整个土司算起来,那简直是在打几个村落。
因此,在下一次调任之前,他急需一场耀眼的军事功勋和一项重量级的民生政绩,来为他的入阁之路增加政治资本。
思及此,他把目光放在李弘贞身上,现在这个年轻人怎么看都特别顺眼。
“你可否将大凉山铁矿的具体位置,告知于本官?”
听他提这种要求,李弘贞就知道这件事有戏了。
“禀巡抚,卑职已经画好地图。”
李弘贞知道徐元泰会派人潜入大凉山探明虚实,于是地图也提前准备好了。
他一脸鸡贼的掏出羊皮纸给呈上去。
打开地图一看,徐元泰的眉头渐渐拧在一起。
因为铁矿的坐标位于大凉山的南麓,山下的平原地区是南蛮的聚集区,想派人潜入探查绝非易事。
把地图递给属官,接着向李弘贞问道:“以你的探矿经验,能否预估矿床的深度?”
李弘贞想了想,才回道:“回禀大人,卑职已经把山体画了下来,并采取了些许土壤,交由风水先生分析过,断定这是一座露天铁矿,而且根据遍布面积来看,储量预计比卑职自家的矿山还要多十倍,甚至更多。”
左右参议很是惊讶:“什么?比秦岭矿山的储量还要多?”
其实李弘贞都说得很保守了。
后世的秦岭矿山,仅仅才3亿吨而已。
而位于大凉山南麓的攀枝花铁矿,那才是真正的巨无霸,根据已探明的数据显示,有将近百亿吨,其中还有一些钒和钛的伴生金属。
徐元泰的语气变得急切起来:“矿床大约距离地表多深?”
“回大人,在矿山地表就能捡到很多铁矿石,卑职料定矿床距离地表绝对不低于三丈。”
听完,徐元泰微微颔首。沉吟半晌,才说道:“你且先退下。”
李弘贞鞠躬行礼,接着倒退出门。
他刚走,左右参议就急吼吼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徐大人,不可轻易听信他的话!蜀地承平已久,军备有所松弛,若开战,胜负难料啊。”
“就算大凉山真有铁矿,我等也不能轻易挑起战端。这战火一旦蔓延,苦的还是蜀地的老百姓啊。”
徐元泰抬手打断他们:“甭管他说的铁矿到底是真是假,本官认为这场仗也非打不可。”
两位参议闻言,急得差点跳脚。
“徐大人三思啊。”
“一旦战事陷入焦灼,百姓受了苦,我等难辞其咎。”
徐元泰道:“两位是不是忘了,当年都掌蛮叛乱的事?”
“下官未曾遗忘,大人为何提及此事?”
所谓的都掌蛮叛乱,发生在万历元年。
这个部族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是生活在西南地区一支古老又强大的部落,就是我们熟知的夜郎国。
被秦国灭了以后,余部逃入深山继续苟活。
在三国时期,一度被诸葛亮收服,但他们也没有真正归顺,依旧保留自己的部族政权和文化。
唐宋时,他们只是在名义上归附朝廷,也经常起来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