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地方乱潮涌,朱标定风波

此时,朱标正坐在桌前,面色阴沉地揉碎了第七张洒金笺。他面前的砚台中,朱砂已经与鲜血混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诡异而令人心悸的颜色。

突然,一只信鸽扑棱棱地撞进了东宫的窗棂,它的爪子上绑着一个竹筒,上面清晰地刻着蓝字营的火漆印记。朱标心中一紧,连忙伸手取下竹筒,打开一看,里面赫然是一封密函,上书:“臣当为殿下手中刀。”短短几个字,却透露出无尽的忠诚和决绝。

与此同时,血衣卫匆匆赶来,向朱标呈上一份密报。由于来得匆忙,血衣卫的袖口都被扯破了,显得有些狼狈不堪。朱标接过密报,快速浏览起来,眉头越皱越深。原来,虽然应天府的骚乱已经平息了七成,但刑部大牢的账册里竟然夹着半张盐引,而且上面所盖的印章,正是三年前胡惟庸罢官时所用的私印。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朱标抬头望去,只见朱棣身披银甲,胯下战马疾驰而来。待到近前,朱标才发现朱棣的银甲上凝结着一块块紫黑色的血块,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剑柄上的剑穗处,居然系着一朵已经蔫头耷脑的野菊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朱标刚想要开口询问情况,目光却不经意间落在了朱棣的手掌心上。只见那里有一道新月形的旧伤疤,虽然已经愈合多年,但依然可以想象当初受伤时的情景。这道伤疤宛如一道深深的沟壑,横亘在兄弟二人之间……

那道触目惊心的痕迹,毫无疑问乃是出自胡府暗卫之手的柳叶刀痕。其形状犹如一片狭长的柳叶,锋利无比,仿佛能轻易地割破人的咽喉。

“报!”伴随着一声高喊,一名暗卫如疾风般冲了进来,由于速度过快,竟然直接撞翻了放置在一旁的铜漏。他双手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封密函呈上前来。这封密函之上,还沾染着些许稻壳,似乎是经过了一番艰难的传递才到达此处。

朱标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掠过扬州急报的蜡封。就在此时,他敏锐地察觉到蜡封的夹层之中似乎隐藏着什么东西。他微微皱眉,仔细摸索起来,很快便发现了其中的端倪——竟是一幅凹凸不平的纹路。当他将这幅纹路与胡府拜帖上的笔迹相对比时,不禁心头一震,二者竟然严丝合缝,毫无偏差。

此刻,更鼓已经敲响到了第八声。朱标听闻这沉重而又急促的鼓声,心中猛地一惊,他霍然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到窗前,用力扯开了那十二扇精美的雕花窗户。刹那间,一股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风裹挟着细密的秋雨扑面而来,其中还夹杂着浓郁的桂花香。那些金黄的桂花如同雨点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不偏不倚地砸在了蓝玉刚刚送过来的军报之上。

随着雨水的浸润,军报上原本清晰的墨迹开始渐渐洇开,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逐渐显现出来。朱标定睛一看,只见那些隐隐约约露出的文字,所记载的正是户部亏空的暗账数目。看到这些数字,他的脸色愈发阴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怒色。

“备轿。”朱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激荡的心情,然后沉声下令道。话音未落,他腰间佩戴的那块温润的玉佩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响,瞬间撞碎了满地皎洁的月光。紧接着,他身形一闪,迅速向着门外走去,目标直指诏狱——他要亲自前去查看胡惟庸昨日呕吐之物,以期从中寻找到更多关键的线索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