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地方乱潮涌,朱标定风波

在这静谧的时刻,蓝玉手中那锋利的刀尖,宛如一道寒光,稳稳地悬在了参将的咽喉三寸之处。只要稍有不慎,那冰冷的刀刃便会瞬间割破脆弱的肌肤,溅出猩红的鲜血。

营帐内,微弱的烛火忽明忽暗,时不时发出“劈啪”一声响,炸开一朵小小的灯花。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定,映照得地上那些干涸的血痂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胡乱晃动着。这些血痂,见证了无数次激烈的战斗和生死搏杀。

一名亲兵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铜盆,里面盛放着三枚带着血迹的护心镜。这些护心镜都有着不寻常的来历,它们是当年在漠北战场上,与蓝玉并肩作战的同袍们,从堆积如山的死人堆里艰难扒出来的。每一枚护心镜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

“将军,您当真要如此绝情,对我们赶尽杀绝吗?”参将挺直了脖颈,毫不退缩地直视着蓝玉。只见他颈纹深深,其中竟然还嵌着一块锈迹斑斑的箭镞,那是十八年前,蓝玉舍身替他挡住敌人利箭所留下的印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蓝玉紧紧握着刀柄,刀柄上雕刻精美的虎头图案,此刻却如同锐利的尖刺一般,深深地硌进他掌心的血肉之中,疼痛钻心,但他浑然不觉。

就在这时,蓝玉的目光忽然被案头上一封密信吸引住了。那封密信上,朱砂的字迹已经晕染开来,模糊不清。然而,凭借多年的经验,他一眼就认出那是太子的笔迹。透过那渗透纸张的朱砂,仿佛能看到太子殷切的眼神和凝重的神情。信中的一句话更是让蓝玉心头一震:“将军可还记得五凤楼夜雪?”

思绪瞬间被拉回到建元元年那个寒冷的冬天。那一年,敌军来势汹汹,以压倒性的兵力围困住了一座孤城。当时,城中守军仅有八百余人,形势岌岌可危。然而,就是在这样绝望的境地之下,蓝玉率领着这群英勇无畏的士兵坚守城池,不肯轻易投降。

就在众人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朱标太子单枪匹马闯入敌营,亲自押送粮草前来支援。当他抵达城门之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的眉梢上竟然凝结着一层厚厚的冰碴子,在寒风中闪烁着刺眼的光芒。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正当蓝玉沉浸在回忆之中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沉重的铁链拖地之声。紧接着,十二名闹事的偏将被五花大绑地押解进来。他们一个个低垂着头,满脸沮丧。仔细看去,这些人的靴底还沾染着丈量田亩所用的朱砂,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激烈的冲突。

蓝玉凝视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突然间,他手腕一转,原本指向参将咽喉的长刀猛地一挥,只听“唰”的一声轻响,竟削断了自己的一缕白发。那缕白发轻飘飘地落下,如同一片凋零的秋叶,无声无息地掉落在满是血痂的地面之上。

“把这些人统统拖去演武场!”一声怒喝响起,只见那断发紧紧地缠绕在染满鲜血的护心镜之上,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经历过的惨烈战斗。蓝玉咬牙切齿地道:“想当年,我们是如何将那些人的腿打断再接骨的,如今便要如法炮制,让他们好好尝尝这生不如死的滋味,重新学会怎样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