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朝堂风云涌,朱标定乾坤

“铛!铛!铛!”清脆的敲击声响彻大殿。

朱标高声喝道:“传孤之令,明日卯时准时开启朝阳门水闸!”话音未落,摇曳的灯影映照着他的下颌,仿佛在那里咬出了一道深深的血痕。

接着,他又补充道:“务必让应天府的稻种顺着新建的水渠顺畅流淌,不得有误!”

九重巍峨的宫阙之外,传来阵阵清脆而沉重的铸铁之声。那声音犹如洪钟大吕,响彻云霄,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震撼。

只见一群匠人正挥舞着手中巨大的铁锤,一下又一下地捶打着水门铰链。他们肌肉紧绷,汗水如雨般洒落,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歇。每一次的捶打都带着千钧之力,让那原本坚固无比的铰链也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随着匠人们的不断劳作,震动逐渐传递开来。就连奉天殿那高高翘起的檐角上所残留的积雪,也被这股力量震得簌簌落下。其中一块冰碴子不偏不倚,正好坠入了站在一旁的孙旧臣眼中。刹那间,那冰冷刺骨的感觉让他浑身一颤,眼前竟浮现出前世应天府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火光冲天,浓烟滚滚,一切都在瞬间化为灰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朱元璋猛地伸出一只大手,紧紧按在了朱标的肩甲之上。朱标的身体微微一僵,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护肩上雕刻精美的狻猊吞口,此刻如同活物一般,死死地咬住了朱元璋手掌中的血泡。然而,朱元璋似乎并未感觉到疼痛,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标,沉声道:“标儿,这皇城的地基……”

未等朱元璋说完,朱标已然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毫不犹豫地伸手一挥,只听“咔嚓”一声脆响,赵藩王后人腰间那条镶满宝石的玉带钩应声而断。紧接着,朱标用那锋利的钩尖轻轻一挑,玉带钩的夹层顿时被剥开。只见里面混合着艾草灰和辽东雪水的不明物质缓缓流淌而出,在光滑如镜的九龙壁上迅速蔓延开来。不多时,一幅清晰可见的倭寇浪船图赫然呈现在众人面前!

与此同时,陈将军手持长刀,身先士卒地冲进了人群之中。他身形如风,刀法凌厉,每一刀挥出都带起一阵呼啸的风声。只听得“哗啦”一声巨响,十八盏高悬于宫殿上方的精美宫灯瞬间被刀风扫落在地。破碎的灯罩和燃烧的烛火四处飞溅,宛如点点繁星坠落凡尘。

那些洒落在地上的火油,顺着青砖之间的缝隙流淌汇聚,形成了一幅崭新的漕运图。火焰舔舐着地面,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将周郡守那双官靴底部沾染的盐渍地图一点点烧化。在这片火海与废墟之中,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正在悄然展开……

“好!”只听得一声怒喝,朱元璋猛地站起身来,飞起一脚便将那沉重无比、雕刻精美的龙案给踹翻在地。刹那间,整个宫殿都仿佛为之颤抖起来。

伴随着这股巨大的冲击力,原本放置在龙案上的一方名贵砚台如炮弹一般激射而出,直直地撞向一旁的蟠龙柱。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坚硬无比的蟠龙柱竟然被砸出了一个大洞,而藏于其中的治水典册也随之暴露无遗。这本治水典册乃是洪武元年所埋下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此刻的朱元璋已然顾不得许多,他瞪大双眼,满脸怒容地吼道:“把朕的棺椁椁木抽出来打桩!今日若不解决这水患问题,朕誓不罢休!”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沉默不语的太子朱标快步上前,一把按住了父亲的手。只见他缓缓抬起另一只手臂,手中握着一支染满鲜血的袖箭,箭头直直地指向殿外。此时,清晨的阳光正好透过云层,撕裂了应天府城墙上那些陈旧的苔藓,露出了里面已经生锈的洪武铁铆钉。

与此同时,宫外传来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迅速漫过了殿前的丹墀。在这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朱标的指尖却在衣袖之中轻轻摩挲着半枚倭寇铜钱。这半枚铜钱看上去颇为破旧,上面还沾染着一些高丽参特有的苦涩味道。原来,它是不久前陈将军从某位孙姓旧臣领袖的牙缝里硬生生抠出来的。

就在众人的注意力都被这半枚铜钱吸引之时,宫墙外那条刚刚修建完成的新渠中的流水声突然间变得低沉起来,就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阻碍着水流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