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朝堂风云涌,朱标定乾坤

“当有三十六道水门!”朱标最后一笔落下,地砖上赫然出现了一行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一个笔画都透露出他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对未来宏伟蓝图的无限憧憬。

玉阶之下那触目惊心的血渍,宛如一条猩红的长蛇,缓缓地朝着高高在上的龙椅蜿蜒而去。

朱元璋见状,心中一惊,猛然站起身来。就在这一瞬间,他腰间佩戴的螭纹玉扣竟然不偏不倚地卡进了朱标刚刚刻下的“漕”字的第一笔之中。

只见朱元璋面色阴沉,双眼圆睁,愤怒使得他的额头青筋暴起。他那粗壮有力的五指紧紧地嵌入龙纹扶手的鎏金鳞片里,仿佛要将其捏碎一般。

伴随着他的怒吼,整个宫殿都为之震颤起来:“你竟敢要改漕运?难道不知此举风险巨大吗?那三十六道水门如何能够吞下整条长江!”

玉阶承受不住这般强大的压力,瞬间崩裂开来,细密的冰裂纹如蛛网般迅速蔓延开来。

面对朱元璋的质问,朱标毫无惧色。他从容地抬起手,轻轻抹去箭镞上残留的血迹,然后目光坚定地望向自己的父亲,朗声道:“父皇当年仅凭竹筏便能横渡长江之时,可曾想过如今的金陵城墙竟能垒至高达十二丈之巨?儿臣所要打造的运河,不仅要能够容纳庞大的商船通行,更要能让骏马奔腾其上!”说罢,他微微一抬脚,靴尖毫不留情地碾碎了地上最后一块火漆。

此时,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陈将军突然有所动作。只见他手中的长刀一挥,刀鞘准确无误地抵住了放置在殿中的铜盆边缘。刹那间,原本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

与此同时,褐色的药粉被倒入水中,与清水相遇后立刻产生剧烈反应,腾起一团绿色的烟雾。这团烟雾顺着气流飘向蟠龙柱,并在柱子表面侵蚀出一个用辽东方言书写而成的“燕”字。

朱元璋的喉咙不自觉地上下滚动着,发出一阵低沉而沙哑的声音,犹如来自漠北的风沙呼啸之声:“看来,老四的腰牌确实也该换新了……”

朱元璋面色阴沉如水,额头上青筋暴起,他怒不可遏地伸手扯住腰间的玉带,猛地用力一拉,只听“呲啦”一声脆响,那玉带竟被生生扯断!紧接着,他手臂一挥,将断裂的玉带狠狠地扔向了前方的丹墀。

只见那玉带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其中的螭纹扣宛如一颗流星般疾驰而去,不偏不倚地正好卡进了“漕”字的最后一捺之中,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就在此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战马嘶鸣声,那声音犹如惊雷一般划破长空,直贯云霄。众人皆是一惊,纷纷转头望向殿外。

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砰”的一声巨响,十二面巨大而沉重的玄铁盾如排山倒海之势撞开了朱漆大门。盾牌之后,陈将军身披锁子甲,威风凛凛地大步迈进殿内。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身上竟然还压着七名身着紫袍的官员,这些官员们狼狈不堪地随着陈将军一同滚进了大殿。

伴随着他们的翻滚,官帽里藏着的辽东火石也纷纷掉落出来,在光滑的青砖地面上不停地蹦跳着,溅起点点火花。

陈将军单膝跪地,抱拳拱手道:“禀太子殿下,五城兵马司的那些‘蛇’已经全部落入我们设下的陷阱,尽皆成擒!”说话间,他靴底碾碎的火星四处飞溅,一股浓烈的燕地狼烟味道从其中飘散而出,弥漫在整个宫殿之中。

朱标闻此消息,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他弯腰拾起地上半截朝笏,然后高高举起,重重地敲响了一旁的铜雀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