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化腐朽为神奇,纸张问世待有时

邺城的天,似乎一夜之间绷紧了许多。

往日里还算松散的城门盘查,骤然严苛起来。守城的兵士不再是之前懒散的地方郡兵,而是换上了一批身材魁梧、眼神锐利、身着崭新铁甲的精锐,腰间挎着的环首刀,鞘口磨得锃亮,一看便知是百战之士。

赵云接管城防不过数日,整个邺城的防御体系便焕然一新。他每日亲自巡视城墙,检查岗哨,调整布防,一丝不苟。

城门口新设了拒马、鹿角,城楼上的士卒弓上弦,箭在囊,警惕地注视着城外官道上的车马行人。

连带着刺史府周围的警戒也提升了数倍,典韦和许褚更是寸步不离袁尚左右,那凶神恶煞的模样,让一些心怀叵测之徒望而却步。

这种变化,城中的百姓自然感受得到。

茶馆酒肆里,街头巷尾间,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赵将军接管城防了,啧啧,那气派,跟画里走出来似的!”

“何止是气派,是森严!现在进出城门,查得那叫一个细,连车轱辘都要敲几下。”

“严点好啊!没看见城外那些新修的路,还有南郊那热火朝天的工坊城?听说还要建什么书院,让咱们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这都是使君带来的好日子,可不能让那些心眼坏的给搅和了!”

“就是!以前崔家、郭家在的时候,咱们哪有这盼头?现在使君分田地,建工坊,还弄出了那神奇的水泥,听说比糯米汁还牢靠!这日子有奔头,谁敢捣乱,俺第一个不答应!”

民心似水,亦能载舟。袁尚推行的一系列新政,虽然触动了世家的利益,却实实在在地惠及了底层百姓和流民,赢得了广泛的拥护。

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平整的道路、即将分配的田地、还有那能让水自己往高处走的水车,以及更省力的曲辕犁——无一不在诉说着这位年轻刺史的非凡能力和勃勃生机。

然而,阳光之下,总有阴影。

刺史府内,徐庶向袁尚汇报着最新的情况,眉头微蹙:“主公,查田之事,进展比预想中要慢。范家等世家表面上倒是配合,派人引着查田队丈量,但总是诸多借口,不是说地契遗失正在寻找,就是负责的老仆恰好病倒,或是田地偏远、道路难行……总之,各种拖延之法层出不穷。”

袁尚放下手中的一份关于水泥窑产量提升的报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冷冽:“意料之中。范岄老狐狸,这是想用拖字诀,跟我们耗时间,等着洛阳那边的风向。”

荀攸在一旁补充道:“庶几如此。世家在地方上盘根错节,关系网密布,他们若铁了心要阳奉阴违,确实能制造不少麻烦。”

袁尚点点头:“元直,公达,你们说的我都明白。传令下去,对那些明确配合、主动申报的,予以表彰;对那些消极怠工、暗中作梗的,也不必客气,寻个由头,抓几个典型,杀鸡儆猴!告诉他们,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