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针锋相对,强推新政(下)

范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十常侍此举,固然有打压袁尚之意,但更深层的目的,恐怕还是为了敲山震虎,警告冀州世家,莫要与袁尚走得太近。”

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灯火辉煌的邺城,缓缓道:“袁尚此子,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若能借十常侍之手,挫其锋芒,甚至将其扳倒,对我等世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家主的意思是……我们静观其变,坐山观虎斗?”范忠试探着问道。

“静观其变是自然。”范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但坐山观虎斗,却还不够。我们要做的,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让这场斗争,更加激烈,更加不可收拾!”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范忠:“传令下去,密切关注邺城内外动向,尤其是袁尚的举动。另外,暗中联络各家,是时候……给袁尚添些麻烦了。”

范忠心领神会,躬身道:“老奴明白。”

与此同时,刺史府书房内,袁尚正与徐庶商议着冀州接下来的政务。

“主公,各郡县的查田队陆续回报,世家大族虽表面配合,但暗中虚报瞒报田亩,隐匿人口的情况,依然十分严重。”徐庶皱眉道,“尤其是那些中小世家,抵触情绪尤为强烈,阳奉阴违,软硬兼施,查田队推进缓慢,阻力重重。”

袁尚对此早有预料,他冷笑道:“这些世家,果然贼心不死。不过,他们以为这点小伎俩,就能阻挠我的改革,未免太天真了。”

他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冀州地图上缓缓划过:“查田之事,关系冀州大计,绝不能半途而废。传令下去,加大查处力度,对于虚报瞒报者,严惩不贷!该没收的田产没收,该追究的罪责追究,绝不姑息!”

“主公英明。”徐庶点头应道。

“另外,”袁尚沉吟片刻,又道,“水泥工坊那边,产量如何?”

“水泥产量稳步提升,已基本满足邺城及周边地区的建设需求。”徐庶回道,“只是,大规模推广至冀州全境,尚需时日。”

“嗯,水泥乃是利器,务必加快生产,确保供应。”袁尚叮嘱道,“对了,书院筹建之事,公达有何进展?”

“荀军师已拟定初步章程,书院选址也已确定,就在邺城城南,紧邻工坊城。”徐庶禀报道,“目前正在加紧平整土地,招募工匠,预计冬季之前,可初具规模。”

“好,此事亦要加快进度。”袁尚满意地点点头,“书院乃是百年大计,关乎冀州未来人才之根本,务必办好,办精。”

正说着,亲兵忽然在门外急声禀报:“启禀主公!洛阳急报!”

屋内几人皆是一顿。

袁尚放下手中关于查田的文书,沉声道:“进来。”

一名风尘仆仆、甲胄上还带着尘土的亲兵快步入内,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封用蜜蜡封口的信函:“主公,八百里加急,袁公(袁绍)密信!”

徐庶和荀攸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这个时节,来自洛阳的八百里加急,绝非小事。

袁尚接过信,指尖一挑,拆开封口,迅速展开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