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骥到底亲自参与过诸多重大战役,有他出马,三地的叛乱要和缓许多,至少没有继续扩大范围的趋势,朱祁镇也总算能松一口气。
至于贵州的叛乱,虽然来势凶猛,但贵州本地仍有官兵镇守,除了最开始来势凶猛,后面局势便在镇压下逐渐和缓,虽然一时半会儿不能彻底解决,但至少贵州的大部分地方已经重回稳定。
就在此时,顺德长公主朱予焕主动上书,恳请皇帝对于主动投降的当地百姓和苗民宽松处置,重新安置当地百姓,并将云南等地的设施在贵州一带继续普及,同时降低对贵州、湖广两地的田赋劳役等,以此来缓解当地的矛盾。
顺德长公主在题本中将这些措施介绍得一清二楚,还不忘结合如今云南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以此来证明这些措施的可行性。
从这道题本中足以看出长公主的用心程度,曾鹤龄却在心中隐约觉得不妙。
如今的皇帝早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对政务尚且稚嫩的年轻人,而是已经对权柄产生强烈占有欲和警惕心的皇帝。
即便顺德长公主的话再怎么有道理,只要皇帝心存质疑,那么顺德长公主说什么都是错误。
与曾鹤龄观点一致的人还有王振,他几乎是立刻做出了判断,只要自己稍微煽风点火,皇帝和顺德长公主逐渐出现裂痕的关系就会继续恶化,到那个时候,他就可以将曾经的屈辱彻底洗刷。
是以王振第一时间就让部分暗中投效的官员上本支持顺德长公主。
原因无他,皇帝的心中对大部分官员满是反感,当一个人否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站立在这件事的对立面。而如今王振就是要让顺德长公主成为皇帝的对立面。
果不其然,朱祁镇在看到几个官员对顺德长公主的支持后,面上多了几分阴翳。
王振见状小心翼翼地开口道:“殿下在云南多年,对于当地的民生十分了解,上奏也是为了皇爷着想……”
他的话还没说完,朱祁镇已经冷笑一声,道:“既然如此,当初怎么不见她出来‘主持公道’?如今东窗事发,她倒是站出来为百姓发声了?”
王振心中十分明白,朱祁镇如今因为叛乱的事情心烦意乱,加之政务繁多,只想将贵州的事情迅速解决。
至于迅速解决的最佳手段,那自然是将叛乱的百姓杀了了事,以儆效尤。
王振闻言立刻小心翼翼地说道:“先帝在的时候,便时常夸奖长公主宅心仁厚,长公主对皇爷更是一片忠心耿耿……”
听到这话,朱祁镇面上神情更冷,道:“忠心耿耿?她要是真的忠心耿耿,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说这种话了。不过是为自己揽声名罢了,说得她好像是个圣人一般。”他说着说着更多了几分恼怒,道:“如果不是出生得早了些,受过皇考的教导罢了,倘若没有朕对她鼎力支持,她会有今日吗?现在反倒调转枪头,帮着那些外人对付朕……是朕对她太好了一些!”
王振心中乐不可支,但面上还是一片惶恐神情。
帝王之心,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然如今长公主有危墙之势,他王振当然也要帮着推一把。
“长公主……长公主……”
朱祁镇在此时才觉得有些不对,反问道:“看你这副战战兢兢的样子,你怕什么?”
王振嗫嚅道:“奴婢是敬畏长公主。”
朱祁镇怒极反笑,反问道:“敬畏她?谁是你的主子,你敬畏她什么?”
王振连忙答道:“奴婢自然是听皇爷的话,只是……”
朱祁镇怎么会不明白王振的言外之意,冷笑道:“我看不光是你有这样的想法,那些一直和朕作对的官员也有一样的想法吧。”
“皇爷乃是九五之尊,这些官员们怎么敢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