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纨绔日日来买饼,偏生长得油头粉面,衣着挂饰又骚骚气气,说话流腔流调的,邻边卖金丝窝糖的婆婆见了他便如临大敌,那老婆婆姓聂,左邻右舍都唤她一句聂老太,家里是做风筝灯笼生意的,算是京城的老字号,家底也殷实,无奈这聂老太就好摆摊卖糖这一口,不图赚多少银子,图个日日有事做。
和聂老太熟悉后,她笑着点含钏,张郎君日日来买饼,小贺娘子警醒着点儿。
含钏面上称是,心里却坦坦然。
这纨绔日日来,还真是为了来买饼的...
若把这纨绔吃饼的样子画出来贴在摊前,她小摊儿的生意恐怕又能再上一层楼纨绔捧饼,如西子捧心,既怜又爱,既憾又快。
这纨绔对吃食是真的热爱,也真懂,说起吃食来也头头是道,含钏盖章确认,这是一位合格的吃家子。
纨绔应了一声,上八辈儿都是正儿八经的北京人儿!又品着簸箕,赞道,你这簸箕好,织得密不透风,若拿来颠儿糯米粉,必定筛得极细。
东西好吃,是她的手艺好,跟簸箕有半个铜板关系呀!
含钏抹了把汗,不屈不挠地再笑问,那郎君了解京里屋子宅子的价儿吗?一个两进两出的小院落,大致要多少钱能买?
纨绔呵呵笑起来,您这算是问对人了。京里吃的喝的玩的乐的,就没我张某人不知道的。您说,京里也分地界儿,煦思门内一个两进两出的小院子能上这个数!
纨绔比了个五。
含钏咂舌,五百两!?
纨绔乐呵呵笑,煦思门内挨着皇城,胡同多,空屋少,想买还要靠机缘巧合才行。若是煦思门外,就便宜点儿,一二百两就能搞一套还不错的小院落了。
香囊袋子变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