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页

在高远中,藉着给那个三级魔法学徒约瑟夫写信的机会,他说出了这样的话:

“贤圣皆是过来人,我亦将是未来圣。敢问故往今来一切贤圣,你们于起步处,于初级时,有坚定否?有动摇否?有狂妄否?有颓唐否?今朝我既如尔往,他朝我亦如尔今。”

那是“故事”中人物的言语,其实,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心语?

在沉淀中,许多东西都在被放下。放下的过程,其实也是意识调整和凝聚的过程,最后终于,在凝聚到某个程度的时候,一个声音,在心间响起:

“步可迈蹒跚。心当持无量。”

那是一个打破、击碎心神中一切阻碍的声音,在这个声音的激荡之下,心神一下子彻底地放开,对接这个天地。

天地接纳了他。

然后,元素如潮如汐,倒灌入身。

然后,成就法师。

那是他的修行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关键有二,一是成就法师后,从现实的层面上,摆脱了很多有形与无形的困扰;二是心神和意识,彻底地完成了走向“自我”的变化。

自此,外界的一切认定,不论精华还是糟粕,不论卑微还是伟大,都只是外界的认定。不论贤圣与凡夫,不论聪慧与愚鲁,不论贫贱与富贵,他们所有的观点,都只是他们的观点。

与己无涉。

我的心神,我做主。

我的认知,我做主。

我的世界,我做主。

外界的一切,都只是资粮,让“自我”来汲取的资粮。

自此,遗世而独立。在心神与意识层面上,彻底从世界中分离出来,彻底从古往今来一切众生的意识纷纭中,分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