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还需要防空洞吗?(捉虫)

服务员立刻来了兴趣,自豪地向他们介绍∶"那你们可真是找对人了,我们是全市第1家地下旅馆,就是用防空洞改造的。大家都说我们办了件大好事,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解决了大家的大难题。

她招呼同事帮她看着点前台,她主动领人参观旅馆∶"我们七八年冬天刚开张的时候,只有30张床位,粮票还是我们服务公司的人自己捐赠的,不然根本没办法开食堂。后来太受欢迎了,就渐渐扩大到800张床位。

周秋萍和张国富都认真地观察地下招待所的环境。

凭心而论,这里条件真的一般。灯光昏暗,空气浦湿,沿着楼梯往下走,瞧见的就是一排简陋的房间。房间最顶头,是公用洗手池,看着就湿漉漉的。

服务员打开了一间空房间,里面布置也简单的要命,放眼所及之处就是床、桌子和椅子。屋顶上还能看到管道。

不过这里也不是没竞争优势,他们房间的住宿费基本是地上旅馆的1/3~1/2。

周秋萍点头∶"你们真的是为人民服务了。

服务员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笑容∶"那当然,我们干的就是这个事啊。

她领着人里里外外走了一圈,最后送他们走的时候,还强调了一句∶"如果还有什么想问的,你们下个礼拜过来。到时候我们领导在。

周秋萍笑着跟对方道谢。

等走出招待所,张国富突然间冒出句∶"我知道为什么他们不用担心消防了,就这个环境,火也不容易烧起来呀。

周秋萍一愣,旋即大笑出声,听着还真有点道理。

附近的几家防空洞大部分比较潮湿,里面堆满了香蕉,被称之为香蕉洞。是从福建来的蕉农租下来当仓库用的。

但也有几家条件不错,因为处在风口上,里面居然颇为干燥,起码没有人走进去,上面就滴滴嗜嗒嗒落下水。

周秋萍最看重的是纺织一厂的防空洞,面积大,有接近2000平方米,位置也不错,周围人流量还挺大。

现在的防空洞是谁建设谁使用谁管理。

纺织厂原先也考虑过要开发防空洞,起码租出去当仓库,多少也能挣点钱。

可他们的防空洞面积实在太大了,没人愿意全租,但分租一部分的话。纺织厂也搞不清楚是不是剩下的部分也被人家白用了。加上对外出租的时候,租客和厂里人发生了冲突。工厂领导觉得为了那么点钱搞出矛盾来太麻烦,所以就放弃了。

后来他们还打算改建成地下招待所,但是因为投资成本比较高,几次开会没定下来,事情就一直拖到现在,防空洞还闲置着。

听说部队的同志想租他们的防空洞,纺织厂的人还好奇了一句∶"你们打算用来干什么呀

周秋萍笑道∶"我们看能不能搞招待所,距离还没定下来。

没想到纺织厂的同志眼睛珠子一转,瞬间无比热情∶"同志,你们要搞招待所的话,那应该把食堂也搞起来,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是吧

周秋萍看对方似乎有话要说,便笑着用眼神鼓励。

果不其然,那人眉飞色舞,伸手指着前面道∶"你看,我们这里有个现成的食堂。要不你们干脆把这个买下来给招待所用,多方便呀。

周秋萍惊讶∶"买食堂?你们厂要卖食堂

这个时代的纺织厂应该效益还可以吧。到90年代中后期,这些国营大厂才真正陷入困顿阶段。

现在就急着卖房卖地吗

纺织厂的人表情微妙∶"瞎,这个食堂现在虽然归我们用,但产权不在我们手上,是机械厂的。

说起来这个事情有点复杂,简单点讲,涉及到三线建设阶段工厂搬迁问题。

以前这边是机械厂,后来搞三线建设时,机械厂搬到了下面的县里,机械厂的厂长又调任到纺织厂,一部分厂房转移给了纺织厂。但这个大型食堂但是他们舍不得,就借给纺织厂使用。

原先大家的经济意识不太强,感觉不管落在谁名下,那都是国家资产。既然他们用不上,借给兄弟单位也挺好。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家都一切往钱看,国有资产也能对外卖。

机械厂今年状况不太好,出了不少事儿,产品积压,工人都发不出工资了。

党领导开会研究,找了一圈,猛然发现他们还有1栋两层楼的食堂呢,就把主意打到了这上头。

因为食堂位置不错,的确有生意人相中了它,想要盖个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