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看的挺准。
供销社的柜员瞧见电子表就双眼发言.抓在手里来来回回地看。
周秋萍大大方方地指点对方∶"出厂证和说明书都是齐全的。这些货全是从羊城来的。
柜员挪不开眼睛,又做不了主,赶紧回头看他们主任。
以前供销社的营业员特别牛,谁能在供销社上班,那都是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集体巴结的对象。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街上全是做买卖的人。你的东西不好,就是挂着供销社的招牌,顾客也不认,顾客可以去别处买。
大不了就是价钱贵一些或者多费点事。
除非你的东西好,旁处买不到,顾客才会当成宝。
像这些电子表,现在城里可流行了,可县供销公司却没货。他们自己也找不到货源。
供销社主任从办公室出来,看见放在柜台上的电子表也心动。因为改革春风吹满地,现在供销社的人收入也和销售挂钩。你东西卖的越好,赚的钱越多,你能拿到的奖金也越多。
只是,以前他们都是从县供销公司拿货,按部就班惯了。现在,人家推销员找上门,供销社的主任又怕担责任。
"我们是国营单位,我们不随便乱进东西的。要有什么不好,那可对不起我们广大农民同志。
周秋萍笑着递出了自己的名片∶"您别误会,我们也是国家单位。我们公司是军区办的,拿的都是内部好货。不是吹的,放眼整个宁安地界乃至全省城,都找不到比我们更稳妥更物美价廉的供货商了。
供销社主任反反复复地看名片,眼里闪烁着藏不住或者人家压根就没想隐藏的狐疑。不用开口,就表达了他心里的嘀咕∶你家这么好,跑我们供销社来干什么?直接去城里做大生意啊。
周秋萍还是笑∶"实不相瞒,我们部队做买卖的原则也是不与民争利,而是要大家共同发展。我们在经过严格的前期市场调研后发现,目前城市物资供应基本充足,但广大农民朋友想买东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供销社拿到时鲜货尖子货也不容易,想满足农民同志的需求很辛苦。
这话算是说到供销社主任的心坎上了。
都是做买卖的人,即便一个乡下供销社的柜员也清楚好货人人抢,雾货积满灰的道理。像那些时新的布料、收音机、电风扇、电视机之类的,不用吆喝,多的是人排队想买。可那些老掉牙的货色.堆在仓库里都嫌占地方。
可从供销社成立到现在,物资供应都是城市优先。只有等城里吃饱了才能轮到农村。像他们这种普通乡镇供销社现在要跟县城申请拿收音机电视机,那真是痴人说梦。
就是这种南方来的电子表,他们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
而东西卖不好,供销社亏损,他们别说奖金了,连工资都难发。
周秋萍看出了他的心动,趁热打铁∶"我们公司的发展方针就是互利互惠共同富裕。除了电子表外,针棉织品、洗涤用品、化妆用品这些,我们都能供应。还有流行磁带,邓丽君他们的磁带我们都有。
供销社主任下意识强调∶"要啥磁带啊,靡靡之音,我们这没人听。
周秋萍笑眯眯道∶"那可不一定。主任,我先在你们柜台放几盘磁带,能卖的出去最好,卖不出去下次我们拿回去,不收货款。
余成勉强跟上她的节奏∶"对,主任,你们这有啥想要却找不到货源的紧俏物资也可以列出来,我们给看看。要有,一并给你们送过来。
供销社主任还是不想要磁带∶"我们想进的货不少,什么自行车、电视机还有冰箱我们都想要。磁带就算了,搭了也卖不出去,省得你们来回跑。实不相瞒,就从来没人跑到我们供销社要买磁带。
周秋萍却笑着坚持∶"销售要看顾客需要什么,也得看市场能给什么。汽车发明前,你要问大家想不想坐汽车啊,那是白搭。大家连汽车是啥都不知道,又怎么晓得自己需不需要。可等汽车上市了,你看大家乐不乐意要汽车。
乐意,当然乐意。
供销社主任在心里作答,他们镇长挖空心思想弄辆小轿车。钱不是问题,可没指标给他们用啊。
难不成,他们有主任强行按捺住自己摇曳的心神,有也跟他没关系。放眼全国也没听说哪家供销社还卖汽车啊。卖卖自行车还差不多。
他点点头,打断了周秋萍滔滔不绝的介绍∶"行吧,电子表我们先留下了。你这都是吧,你们也别大冷的天到处跑了,我们供销社都要了。
余成大喜,伸手就要卸货。
周秋萍却开口拦住了∶"那可不行,最多只能给你们五十只电子表。
供销社主任急了,这人叨叨半天,就为了五十只手表的买卖?真不怕浪费口水。
周秋萍认真道∶"主任,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那种坑门拐骗的一榔头买卖。我们为什么选择供销社作为我们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在街上随便找个私人商贩?就是想要达成常做常有绝不让供销社亏本也不能叫农民朋友吃亏的合作。五十只电子表是出于市场调研考量。电子表买一只能戴好几年了,咱们全镇有多少人口,又有多少人具备购置电子表的经济实力?你们供销社货进多了,短时间内吃不掉,会造成流动资金短缺,损害你们的利益。这样下次你们还想和我们做生意吗
供销社主任赶紧喊停∶"那五十只也太少了。你不能小看我们农民同志的掏腰包的实力。你看光我们镇上就有七八家社办厂,什么金笔厂、被单厂、服装厂、化肥厂、化工厂都有。你觉得五十只电子表够大家分吗?起码得五百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