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于红兵是来卖电影的,会参加影展。
电影节两周时间,从开幕到结束,各个电影院会没完没了的搞影片放映会。也有新片发布会,每放映一部影片,多会搞个进场仪式,演员们出场走红毯,多个宣传机会。但是这一类影片跟主竞赛单元多半无缘。
就是说,白路跟元龙对这次评奖看的很低,应该是没戏,所以也没出门,窝在宾馆里等第二天的开幕式。于红兵稍忙一点,跟着公司的工作人员一起去看放映厅等一些事情,另外还要确定一些活动。
白路不想动,记者倒是很热情。电影节,有很多剧组过来。从国内机场出发的时候,就有记者等在机场追新闻,追着他们问话,无非是套话,询问有没有拿奖信心一类。
这一类问题当然不会有答案,可等到了柏林以后,居然有在德国的国内娱乐记者打过来电话,说是进行采访。
这一次来柏林,不光是美国的《一个警察》和于红兵的《那年》,还有国内三个剧组。电影节是这样的,某部或某几部影片会一早就知道能参与主竞赛单元,但是某些影片不能参加竞赛单元,便是想办法多露脸,比如在柏林坚持一些天,兴许会拿到些什么活动的小奖项。因为电影节不是只有一项评奖。
从目前而言,《那年》没戏获得提名,所以主要任务是卖片子。可是从国内赶过来的三个剧组不是这样,都是抱着很大希望,也是早两天过来,跟很多记者见过面。
从国内赶来的记者要追新闻,自然会采访这三个剧组,也自然不会放过白路他们。当然要打电话过来。
白路没心情理会记者,说是结果出来以前,不能随便说话。
一直忍到第二天下午,一行人收拾打扮,出发去剧院,去开幕式现场。
下午六点正式举行开幕式,可现场周围早早站满了人,记者们都是标配黑西装,更不要说明星。
满快乐三个妹子穿同款衣服,样式略有不同,元龙是唐装,白路是西装,于红兵也是西装。
他们到来时,红毯上已经有很多明星,一条二十来米长的红毯,硬是站了七、八个人,前面的在慢慢走,后面在慢慢晃,也有快步经过的,几步走进现场。
隆重、盛大,这是直观印象,宾客全是盛装,到处是灯光闪烁,不用往里走,站在外面看,就觉得这是一片美丽天地、梦幻世界,很吸引人走入其中。
如果说电影有无上的魅力,那么能走上这一段红毯,便是魅力最直接的体现。
有保安确认宾客身份,确认无误才能进入。
白路不着急,好象在看热闹一样看着身边有人经过。他对明星不熟悉,倒是满快乐叽叽喳喳的说看到这个明星看到那个明星,问了下才明白,很多好莱坞大明星也来柏林电影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