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与帝国的坏蛋们在费沙颇有交情的同盟军官匆匆地走了出去,不久,一道电讯就放在了修特克豪简中将的案头。
“法夫尼尔阁下,这个是那边的情报。”
“哦,运输计划啊。对了,我们这里的战略计划给了他们吗!他们出了个啥价格!”
“一亿帝国马克,阁下。”
“哦,高级军官里知道这件事的人分一分,还有,这份运输计划找个理由交给金毛。我们也要尽一点帝国军人的职责嘛。”
在自由行星同盟的首都海尼森,正在针对远征军传来的大规模物资请求,在两派间展开了激烈的论辩之战。只不过论辩的双方要么就是对黑幕心知肚明而不去考虑合理性的,要么就是小学还没毕业的家伙。
赞成派主张——本来远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帝政重压之下的帝国民众。在人道上解救五千万民众的饥饿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他们在得到我军对其的救济之后,加上对帝政的反感,民心必然会倾向同盟。不论在军事上的理由或政治上的意义都应该满足远征军的要求,以供给占领地住民粮食等等……
也有人提出反论——原本这次远征就是无谋的举动。即使是当初的预计,经费也要多达二千亿元,这是今年度国家预算的百份之五点四,相当于军事预算的一成以上。即便如此,实际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地超过原来预算已是肯定的事了,再加上还要确保占领地的住民的粮食供应,财政上的破绽将是举目可见的。所以现在就该中止远征、放弃占领地、回到伊谢尔伦才是。只要能确保伊谢尔伦,就足以阻止帝国的侵略了……
也有人认为这种辩论将毫无止息地持续下去,但——“给我军将兵战死的机会好了!如此袖手不管,只有不光彩的饿死一途了。”
从伊谢尔伦来的这份报告,该说是诉苦的惨叫——收拾了此一事态。好不容易搜集了请求的物资及开始输送的当头,和上次几乎等量的追加请求又送来了。占领地扩大了,占领地往民的人口超过了一亿。当然必要的物资数量也不得不增加……
这次连赞成派也为之胆寒了。
反对派说:“看这个样子,以后不就没完没了吗!五千万变成一亿。以后大概还要从一亿变成二亿吧!帝国就是想要破坏我同盟的财政,糊涂地中了其策略的政府和军部是不能不负此责任的!如今已别无他法了。撤兵吧!”
“帝国把无辜的民众当作武器来对抗我军的进攻。虽然是卑鄙的手段,但既然我军挂着解放和救济的名义,也就不得不承认这是非常有效的策略。现在该撤兵了。否则我军将抱着饥饿的民众蹒跚地前进,于筋疲力尽之时在敌方的总反攻之下一败涂地。”
财政委员长姜·列贝罗在最高评议会中如此发言。
赞成出兵者无话可说,默然地呆坐在座席上。
情报交通委员长温莎夫人脸色僵硬地注视着那没有任何影像的冰冷电脑显示器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