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在山把茶杯递还给了孙玉珍。
“没事。我就觉得刚刚摔的好搞笑。大叔,亏你反应够快,你要不扶我那下,我脑袋可能就磕床上了。”
“还说呢,你这笨姑娘,身体协调能力真够差的。”
“嘻嘻。”
“你去换一首歌吧,别老听这《发如雪》了。我桌面文件夹上有一首《朋友》的编曲完整版,你去点开放上。”
“《朋友》?也是这次准备命题的作品吗?”
“不是,今天不准备命题了,太累了。这首《朋友》是我下周要在beyond论坛上发的新歌。快到年底了,也该到圣诞假期了,各种朋友聚会,公司聚会都要办起来了。我想发这首歌给大家助助兴。我之前参加婚宴时给人唱过这首歌了,反响还不错。我马上要参演的几场尾牙,也都会唱这首歌,这次公开发表出来,先给这首歌预预热。你听听感觉怎么样。”
“嗯。”
孙玉珍期待的去工作台前,放出了林在山这首编曲完整版的《朋友》。
这首歌在一开篇的前奏中,以一段夹杂着普通话、粤语、闽南话、英语、马来话的吵杂人声作为开场,引入了朋友无国界的想法,之后是具有原住民音乐色彩的和声,给歌曲赋予了很开阔的气势。
这首歌的编曲采用的是world ic的曲风,是以最原始的人声为主的音乐风格,是原始部落在尚未使用乐器之前,人类本能的最自然的音乐类型,属于无国界型的编曲风格。这在周华健演唱的作品中,算是很少见的编曲风格。
其想表达的意念,并不只是针对小小一群的朋友,而是包括全世界朋友的感觉。
这种尝试让这首歌在另一位面大受欢迎,终成经典。
事实上,这首歌在创作之初,本着“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的主题,是要描写出那种在漂泊流浪中朋友之间的珍贵感情,要讲述的是那种今夜难得把酒相聚,名朝又将各奔东西,虽然只有彼此的一句话,却代表着一辈子的盟誓的感觉。
在最初,这首《朋友》的编曲构想,是想要呈现出一种沧桑飘泊的感觉,由江建民老师编了一个以吉他为主要伴奏的版本。
但等到华健配唱完成之后,他们这些音乐人对于《朋友》这首歌,又有了另一种更深更广的认知,于是又由他们工作室中另外一名编曲高手洪敬尧,尝试了截然不同world ic的编曲曲风,将整首歌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林在山之前在婚宴上唱的,是吉他编曲版的比较沧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