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有信心用这一版的《蝴蝶》来征服东方台的音乐评定组。
从录音棚里走出来,林在山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心情畅然至极,精神颇为焕发,深邃个性的眼眸变得黑亮黑亮的,远不是之前刚到录音棚时那种疲倦困乏的感觉了。
“老爹,你太棒了!唱的简直完美啊!你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就叫它《蝴蝶》吧。”
“好名字!”
这句话是白鸽和孙玉珍心有灵犀异口同声讲出来的。
张昊等人都想和林在山套套近乎。
林在山却没时间和这帮小屁孩瞎扯淡,他刚把这首歌的主歌部分录好,这首歌现在只能算是半成品,还需要伴奏和后期加工,这才能让其成为一首充满诚意的作品。
报着认真的态度,林在山复听了一遍刚刚自己唱的版本,从里面挑了两个很小的瑕疵,让张鹏飞通过混音技术给修掉了。
之后,就是要做给这首歌反录伴奏配乐的工作了。
林在山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信徒乐队,思忖着是不是让这帮小子帮他一起合奏。这首歌的伴奏需要多种乐器的协调。
但想到这乐队的水平实在有限,林在山就不浪费时间去调教他们了。
与其让他们合练半天帮他伴奏,他不如自己一个乐器走一轨的来给歌曲伴奏呢。
这样最后混音时,他还能调配一下伴奏音轨的分量和定位,从而达到更好的整体效果。同时还能除去一些不必要的残响,让作品具有更透彻的音色和动态展现力。
“胖子,你帮我调一下静音状态,我要给这首歌单配鼓点。”
鼓点是一首歌的灵魂。有鼓点后,这首歌的冲击力和压迫感会更好。
“你要给这首歌反加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