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可是差点拥立刘协让后汉帝室险些复辟的主谋。
为安抚兖州士人的情绪,先帝也只能相信刘协的那套漏洞百出的说辞,放过杨俊这个元凶。
为了避祸,杨俊只能去岭南任职,淡出天下人的视野。
若这个人出现在兖州,振臂高呼,那徐庶绝对控不住兖州。
与其逼迫北府放出杨俊,还不如配合庞林,在这场朝廷、北府的全面对抗中,带着天下腹地的兖豫二州秉持中立。
至于徐州……先帝、大将军把徐州士人折腾的够惨,又有一个魏延坐镇徐州持续打击徐州士族。
其结果是注定的,魏延不可能组织徐州军团,一旦让徐州士民组织成军队,那这支军队帮谁……绝不是魏延能压住的。
第七百九十四章 时代变了
潼关、风陵渡处。
自上游漂浮而下的火筏虽不密集,但也持续干扰木桥的修建进度。
这些火筏都是上游东岸释放,在风陵渡这片水流平缓之处往往被漩涡聚在一起,或沉没,或顺着水流向南岸岸边冲来。
木桥施工处上游二三十步处,是两道从南岸向北延伸出去的浮桥,作用就是遮挡骚扰的火筏。
同时府兵舟船往来,收拢、拖曳熄灭的魏军火筏。
木桥修筑速度超出许多人的预料,途径潼关的满宠也很是惊讶。
他驻马北望,见河心舟船拖曳,反复锚定,为的就是将一根巨木钉入河心。
这是一条精心加工的木桩,木桩底座直径约在五尺,打磨成锥状,同时加挂增重的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