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良心,代入关羽、田信的角度来处理这些事情,肯定愿意跟丁奉、贺齐谈判,讨价还价,或用赊欠、分期支付的方式落实反戈归汉一事。
自己呢……自己也想这么办。
可周围将校的看法也有道理,现在吴国气数已尽,大小将领各思退路,军心已经散了。
没必要给一众丧家之犬如此高的待遇,给与降将过高待遇,是对辛苦创业功勋将士的背叛……
这是一个妥协获取胜利,还是以强硬姿态破敌,进而凝聚军心。
真的没必要给降将太高的待遇,把这些待遇分割给己方功勋吏士岂不是更好?
自己为难,如果站在父亲关羽的角度来看。
是希望自己以妥协的方式获取一场外交胜利,还是拓展基础,一拳一脚打出一场胜利?
从执政、为人理念来看,肯定倾向于外交胜利;可作为一个英雄,难道就对儿子没有更高的期望?
父亲是英雄,肯定期望自己能表现的更好,打出光耀门楣,能不辱门第的胜利!
还有田信,自己越强,越能平衡朝内均势,利在长远。
个人虚名反倒是其次,要为长远未来做考虑。
哪怕会输一阵,也是尝试争取!
宁与外寇,不与家臣……这种离心离德的事情,也做不出来。
虽然想的很明白,可他还是精神恍惚,良知就在心里,违背良知,自然心意难安。
带着这种徘徊忐忑的心绪,关平接见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