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页

鉴宝大师[校对版] 维果 1351 字 2022-10-24

“百岁诞辰?老革命家?”

胡瑾泉听完李逸转述的王浩青爷爷的事迹,皱着眉头想了一阵,忽然双眉一挑,笔来!

重笔,浓墨!一时间,胡瑾泉意兴飞扬,笔走龙蛇,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一篇龙飞凤舞、酣畅淋漓的行草就出现在了面前的宣纸之上!

“这一个多月天天招呼你们两个小家伙,自己的功课都耽误了!不过这一幅,也算是我近年来少有的精品之作了,小子,拿给你朋友,也不算是辱没他家先人了。”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师父,这阙词,好像是只有半阙啊?”

胡瑾泉点了点头,

“没错,这首《念奴娇·昆仑》是1935年,红军走完长征的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毛主席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只是这下半阙……”

他沉吟了一下,忽然哑然失笑,

“既然是老一辈的革命家,还参加过长征,应该是将这下半阙也一块写出来才对。”

闭目酝酿了一会儿情绪,胡瑾泉重新拿起了笔,不过这次却和书写上半阙时明显不太一样,他的运笔缓慢了许多,少了刚才的意兴飞扬,却多了一丝刚刚所不曾有的凝重。

“这下半阙,可以说是充分的展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而且这也是他们在今后的几十年里所捍卫及奉行的理想!可惜啊,现在……”

最后一个字收笔,胡瑾泉拿出自己的印章,一边给两幅作品钤印,一边轻声摇头叹息。而李逸则凑过去,慢慢的读起了这首词。

说句实在话,这首词的上半阙,给他的感觉很好,虽然意境以及用词,都稍显直白,不如毛主席后来那几首广为流传的名作,但也是不可多得的佳句,只是这个下半阙……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一字一句的读完,李逸已经明白了胡瑾泉刚刚为什么只写半阙的理由,也明白了他为什么摇头叹息的原因。

下半阙,毛主席的用词更显直白,将他心中对当时形势的看法和未来将要为之奋斗的东西一笔写就,让人一看到这些词句,心中就陡然浮现出一个比之巍巍昆仑还要高大的革命家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