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页

鉴宝大师[校对版] 维果 1209 字 2022-10-24

进入新世纪之后,任伯年作品的价格开始突飞猛进,一路上扬,其中一些人物肖像作品,轻易就能突破千万软妹币,一时之间,成为了市场上人皆争抢的抢手之作。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幅工笔人物画《华祝三多图》。

这幅画,1997年拍卖时的落槌价仅为240万元,8年之后,还是这件作品,在中贸圣佳10周年拍卖会上就暴涨到了2860万元软妹币。之后仅仅又过了6年,在2011年时,同样一幅画,竟又创下了167亿元软妹币的天价!

同一幅作品,如此频繁的出现在拍卖市场上,而且每次价格都暴涨10倍左右,在创造了属于任伯年的传奇之余,也让人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自2011年之后,任伯年作品的价格似乎是进入了一个井喷期,曾连续出现了多幅价格突破2000万软妹币的作品。

而耐人寻味的是,与此同时,曾与其齐名的虚谷等人,其作品价格却始终在百万软妹币附近低位徘徊。

然而,正当所有人都以为任伯年作品的市场行情会一路狂飙而去的时候,事情却在2013年出现了一个诡异的转折。

2013年,任伯年的一幅大尺幅作品,《芭蕉白鸡图》上拍,其最后的成交价让众人大跌眼镜,竟只拍出了105万软妹币!

紧接着,他的另一幅差不多同样尺幅的《桃园问津图》,在另一场拍卖会上也仅仅只是拍出了109万软妹币的超低价格!

神话被打破了!

第四百七十四章 鎏金铜金刚舞菩萨对像

其实,同一个画家的作品,价格有高有低这属于非常正常的现象。毕竟,书画这种东西,除了看作者,还要看作品的尺幅和画家在其中所付出的精力多寡。

像白石老人和大千居士,其作品的最高价差甚至能达到数百倍之多!

但是,这种价格差距一般都有一定的依据。尺幅大,精品,自然价格高。尺幅小,或者本身就是应酬之作,卖不上价也很正常。

不过这个规律在任伯年作品的身上似乎体现的并不是特别明显,因而,虽然在李逸看来,这幅《赏花图》,勉强也能迈入精品之列,但让他拿出600多万软妹币来买这幅画,他却是不太愿意。

衡量了一下,李逸还价新台币1000万,看到张栩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他也不在意,笑着将这幅画放到了一旁的那堆看过的卷轴里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