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多啊,那这么说,逸哥你是捡着一个大漏了?原来,挣钱这么简单啊!”
看着这货几乎流出的口水,李逸终于明白,他不是迷恋赌石,纯粹是财迷!下次再来,这些店面他只怕会一个不落的挨个跑上一遍。
“呵呵,哪有那么简单的?我学了四年,看过的东西没有十万也有八万,才能靠这个赚些小钱,你啊,就别想了。”
刘强咧了咧嘴,妈蛋,挣点钱怎么这么难?不过,难归难,再跟着李逸进店里的时候他也不安心在后边跟着了,往往是李逸看一边,他就看另一边,一旦发现疑似的好东西,就连忙把李逸喊过来,忙的不亦乐乎。
你别说,不知道这货是踩着狗屎了还是这阵子真的走大运,又逛了五家店面后,还真给他看到了一件好东西。
“逸哥,逸哥,你过来看看,我敢肯定,这件一定是个好东西!”
李逸无语的叹了一声,好表弟,今天这话你没说够一百遍差不多也说了九十遍了,其中只让我动用了三次鉴灵牌,你的水平真的很低,不,是真的没有水平你知不知道?
哀叹归哀叹,看还是要看的。
李逸一看到刘强让他看的东西,就在心中“咦”了一声,隐隐有种感觉,这家伙这次很可能真的撞到宝了。
这是一方古砚。
华夏的历史上,古砚品种繁多,除了肃甘的洮河砚、东广的端砚、徽安的歙砚、南河的澄泥砚这四大名砚之外,松花石砚、玉砚、漆砂砚等等,在砚史上均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这方古砚应该就是松花石砚,却被老板随随便便的就摆在外边,就算不是看走了眼,最少也是没搞明白这方砚台真正的价值。
松花石砚的历史相较于四大名砚,要短上许多,只有200多年。松花石砚产于松花江流域,是清代才开始开采的新砚石品种。因为东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所以松花石砚深受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喜爱,是“御用”石砚。
李逸先用右手拿起石砚打量,发现这方砚台刻工简练遒劲,构思颇为精巧,很有文人气息,只是松花石的特征不太明显,说不定这个就是老板走眼的原因。
看过之后,又换左手,果然,凉气一闪而逝,
“松花石砚,清乾隆。”
“老板,这方砚台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