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变天

族国神殇 笑染风尘 1913 字 2022-10-24

神羽太子羽阳被杀,举国震怒,国君羽治犯病卧床。羽治钦点长孙飞宇负责调查此事,房学民竭力协助,在长孙飞宇的牵头之下,大理寺卿九翰海、刑部尚书闫温纶、御史中丞蓝英杰共同调查太子被杀案,四处寻凶。

太子一死,神羽朝内的势力或明或暗地开始重新洗牌。国都封城,城墙上多出了许多的人,能遁天入地,他们是神羽培养的修道者,实力不容小觑。上至贵族,下至百姓,无不提心吊胆,度日如年。

东方沐雨离家出走,东方世家并未传出消息,族内平静的很,就连神羽密卫前去东方世家例行搜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尤其是那些贵族之家,都被搜查了一遍,行动被监视。

一些心怀不轨的臣子,借机栽赃嫁祸,铲除对手。

在第五日,羽治方能勉力上朝,他面容憔悴坐在龙椅上,他已经四天没能睡过好觉了,正值壮年的他,风疾发作,这是缠绕了前两代国君的杂症。羽治病情严重时,视线也变得模糊,皇后韦曌等一众后宫慌乱不已,太医更是跑前跑后,大臣们四处打探消息,中书令老臣长孙飞宇几乎一刻不停的跟在太医身边,长孙府上居然因此比平时来了更多的朝臣做客。

看着下方一众大臣,羽治心中感慨了一声。在他刚接过皇位之时,神羽就与黑元发生了惨烈的战争,祖父与父亲打下的帝国千里江山,他差点没能守住。神羽在他手上频频失地,也在他手里光大复兴。朝堂上的一帮大臣,十有八九是经历过战争,在那时官场站位各异,无人有弃国念头,齐心协力,要护卫神羽,三省六部二十四司、九寺五监等帝国重要中枢机关,都是在竭力运转,均是功不可没。

战胜黑元后,羽治的的威望提高了一大截,不少前朝老臣对这个年轻皇帝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他正当年轻力壮,励精图治,投入到帝国的复苏与光复之中。

战争后的神羽,国力损耗极重,好在百姓纯朴,军政一心,文有中书省中书令三朝元老长孙飞宇忠义识大局,尚书省左仆射房学民雷厉风行,门下省侍中宇文高卓善察明辨,御史台御史大夫权文山刚正不阿,协助羽治治理与修补千疮百孔的神羽帝国;武有神羽军元帅辅国大将军东方伯然,国君亲弟神羽军副帅镇军大将军亲王羽靖等武功卓越的武将镇守边境与练军,以防黑元摘下免战牌再犯神羽。

在许多决议之帝国大事上,羽治经常不打招呼来到政事堂,与大臣们一起商议,提出自己的见解,常常是与大臣们吵的面红耳赤,激动之际,公然叫几个元老级别的老臣为“老家伙”“乡巴佬”,毫无天子风范,权文山甚至顶撞过羽治,吹胡子瞪眼,称之在走昏君的路。

一切都让神羽如雨后春笋,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力。但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进了这个朝堂,他们就像是练就了一身养气功夫,只要是不触及到自己的利益,他们能不动如山在朝上站上一天,而神羽的万民的生息劳作与喜怒哀乐,恰恰是被自己与这群面无表情的大臣们所掌控。羽治回过神,对着大臣照例询问。

“诸位爱卿,今日可有事要奏?”

平日里争相奏报要事的大臣们这时变了性子,不再第一时间上奏,作为宰相的老大哥长孙飞宇练起了闭口禅,气定神闲;房学民半眯着眼;宇文高卓面色庄重严肃,目视前方,不知道在想什么;一贯最爱第一个奏事的权文山此刻却低着头,看着双脚,似乎今日的官靴特别好看。

他们知道,太子被杀,这位天子已经抑郁不欢,不敢去触霉头,稍有不甚,触怒龙体,便会引起对头的攻击,尤其是尚书与御史台,口水沫子都能淹死自己。武能封喉,文能诛心,仕途都会被抹杀。

大理寺卿九翰海、刑部尚书闫温纶、御史中丞蓝英杰三人偷偷交换了目光,而后又瞄了一眼前排的长孙飞宇,默契地低下了头,再无动作。

尴尬片刻,羽治眉头微蹙,与台下这群老狐狸同朝治国数十年,他自然是晓得他们的心思,便目视长孙飞宇问道:“爱卿,太子一案,可有线索?”

此言一出,满朝大臣立马有了精气神一般,看向这位老大哥。长孙无忌面色不变,道:“陛下,太子一事,老臣倍感伤痛,三司推事调查此案,线索倒是有的……”

羽治闻言神情一振,截断他的话:“那还不第一时间报上来?”

除了房学民、权文山、九翰海、闫温纶、蓝英杰,其余人更是聚精会神,怕错过接下来长孙飞宇要说的每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