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理直气壮的朗声道:“上皇,不是小子拍龙屁,只是真心对太祖高皇帝和上皇的隆恩感到感激。我大秦的勋贵制度,堪称始皇帝以降两千载最优的分封制度了。
这个制度,使得勋贵世家出身的子弟,只要上进,只要有吃苦耐劳不怕死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成为大秦的柱石,并且,还能不坠先祖威名,世代享得荣华富贵。
只要大秦在一日,只要大秦一日比一日昌盛,我们这些世爵勋贵,就能过一天的好日子!
所以,我们才叫与国同戚!所以,我们才会死心塌地的维护我大秦的江山万万年!”
赢玄闻言,眼中闪过一抹异色,又道:“可是,也有不少勋贵说,这个制度太过残酷。一旦家族子弟无人能从武,亲贵之爵立去,三五代之后,连考封的资格都失去,祖宗的基业也就尽了。你怎么看?”
贾环摇头道:“上皇,说此言者,必是目光短浅之辈,此辈中人,不可付之以大事。”
“哈哈哈!”
赢玄闻言大笑起来,而一旁处的赢杏儿,和再远一些的梁九功,则均是面色古怪。
因为提这个意见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赢杏儿的父亲,赢遈。
他的目的也很好理解,以此收尽勋贵之心。
别说,他这一折子一上,勋贵们的确是群情沸腾,深赞赢遈乃国朝第一贤王!
第一百七十五章 对奏
“那你说说看,这样的人,怎么就是目光浅显之辈?怎么就不能付之以大事?”
赢玄饶有兴趣的问道。
贾环正色道:“上皇,这不是小子妄言,这是史实。史鉴不远,前明皇朝不就是如此吗?不用考封,那么多世袭罔替的公侯伯门,每年朝廷要支付那么多的银钱禄米。可又怎么样呢?不过是在养猪罢了,而且还是一群连当猪肉都不能的废物猪。
崇祯年间,那么多的勋贵武爵,可到头来连个像样点的领兵大将都没有。没有也就罢了,他们一个个积攒了那么多银子,崇祯皇帝为了派大兵出征,想要问勋贵们借点银钱做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