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方群臣颔首拜礼。
“众爱卿平生。”
周显开门见山道:“今日早朝,我只告诉大家一件事,那就是辽阳城之围,半个月之内必定解除。”
“还望诸位爱卿不要把心思放在边境上,而是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的工作。”
周显这句话明显就是说给东林党人听的。
那帮家伙听说皇太极兵临城下,脑海之中迸发出不少小念头。
周显说完,有人便问道:“千岁殿下,莫非我朝有了退敌之策?”
“这是自然,我保证,建奴半个月之内便会灰头土脸的回去。”
周显有这个肯定,无论卢德麟这一次千里奔袭的突击能否成功。
皇太极都不可能在北边跟大明展开混战的。
否则再过半个月,他们将会彻底错过耕种跟捕猎的季节。
到时候建奴人就得喝西北风去了。
听到驸马爷如此笃定。
文官们瞧瞧的互相对视,显得很不可思议,也有人表现的嗤之以鼻。
他们觉得大明朝的皇族在对外战争上面,总是过分的乐观。
除非被打的灰头土脸,才会拉下面子来跟文官们商议。
因此,东林党人内心迫切的希望朝廷在边关被打败。
那样的话,他们这些‘智囊团’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孙承宗说道:“殿下,老臣有事启奏。”
“说。”
“老臣以为,我朝当前与皇太极以战促和,是最符合我朝当前利益的。”
“皇太极在建奴境内变革,殿下在大明变革,因此双方都希望和平过渡。”
“这一点,就算皇太极也不会隐瞒。”
孙承宗在大殿内,尤其是在文武百官们面前这么说话,他自己的心都在颤抖。
他作为宰辅,这个战略性的判断是完全符合当前的形式的。
这一点周显也极为认同。
莫要说周显,即便朝堂上的文官集团也都认同。
毕竟不打仗,他们才有机会敛财,才可以肆无忌惮的享受人生。
一有战争,那皇帝总是跟他们哭穷。
他们也不好意思光明正大的炫富了不是?
是以,不少人当即朝着孙承宗投去支持的眼神。
可是也有一部分人则是无比紧张的观察着驸马爷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