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奈的是,那些流落民间的银子带来的购买力肯定是要朝廷来消化了。
这事,归根结底就是损人还不利己。
“徐爱卿。”
“下官在。”
“你暂时将手头的事情放一放,尽快做出一套全新的防伪标识,后续大明的官银跟民间的银子都要烙上防伪标记。”
“这事,你能不能做到?”
徐荣兵微微皱眉,说道:“千岁,下官可以做,只不过需要时间。”
“你需要多久?”
“下官加班加点的话,得半个月。”
“我给你一个月,你还是要注意休息,另外宋大人跟你一起研究,如何?”
“如此甚好,那下官就去准备。”
“嗯,你只管开通你的想象力去涉及,实践中遇到任何麻烦,我都会替你解决。”
“是!”
周显又问道:“以你们看,如今这种劣质的银子,炼制的成本跟时间如何?”
“千岁爷,这……”
周光铠顿了顿,说道:“以下官看,这种劣质银子比官银缩水大半,制作时间,如果有流水线的话,一天能出个上万两。”
周显听后一言不发。
上万两。
这样的非法勾当,一天就能创造上万两出来。
那在民间流动几个来回,岂不是创造出好几倍的价值?
关键这是劣质的假银,没有权威的。
这种东西在市面上流通,那就是无形之中侵吞大明朝的底蕴。
此外,周显也想到了最关键的一点。
那就是制作银两,无论放在历史上哪个朝代,都是国家的最高机密。
里面的人才也都是签署了协议的。
而制作劣质银两,虽然材料含量不对等。
但是制作的工艺还是附和朝廷那一套的。
这是不是说?
大明的银监司已经开始腐烂?
甚至劣银就是他们制作出来以次充好,糊弄朝廷的?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a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a 阅读。
新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憨婿更新,第56章 历史不会重演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