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王川小友,可为吾师也!

李司业听罢之后,久久不曾言语,他瞪大了眼睛,揪着山羊须,肚子里正在快速消化。

等到一盏茶半凉之后,他方才长出了一口气,回过了神,但还是难掩其脸上震惊。

李司业怔怔道:“这王川小友,竟是如此厉害,老夫若是有机会,定然要去亲自拜访他,向他请教这浩瀚如海的新茶道。”

说罢,他又面色严肃,神情郑重道:“褚公,依老夫所见,茶道能否发扬光大,便全都在这新茶道上了。

王川小友,年纪虽轻,但可为吾师也。”

嘶!

褚永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句话从国子监的司业口中说出,份量可想而知。

他皱起眉头,身子前倾,凑近问道:“你竟对他有如此高的评价?”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李司业悠悠道,他身为国子监司业,引经据典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听罢,褚永鸿缓缓点头,拱手道:“老夫受教,李公此言有理。”

但紧接着,他便皱起眉头,面带忧虑,长叹道:“唉,如今的大唐,茶道虽风靡,但终究只是小道耳。

想要跟诗之大道相比,何其难也?”

闻言,李司业微微一笑,一边斟茶,一边说道:“褚公莫忧,在新茶道出现之前,自是不可相比,但如今有王师所授新茶道在手,又何愁不能发扬茶道?”

待到茶杯七分满,他方才停下手,继续道:“正好过几日,老夫的一个学生会在平康坊举办一场诗会。”

“李公的意思是……”褚永鸿眼前一亮,心底暗自琢磨。

因为官场上下风靡茶道的缘故,近些年文人才子之间若是举办文会或者诗会,免不了要煮一煮茶,品茗一番。

所以现在的诗会,称之为诗茶会,反而更为贴切一些。

若是在诗会上把新茶道借此推扬出去……褚永鸿只是稍一思索,便不禁面露喜色。

李司业同样微笑道:“这长安城,也该有更多的人知道新茶道为何物了。”

“妙,甚妙!”褚永鸿兴冲冲的拍着手。

两人相视一眼,哈哈大笑一声。

随后同时端起手中清茶,遥遥一敬,慢悠悠的呷了一口。

……

……

两日后,安乐坊。

小屋内,王川正在习练碧海青天诀,舒展筋骨,提升气血。

自从昨日平康坊回来之后,他已经尝到了气血强大的另一桩好处,故而修行的越发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