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煜摩挲着他手里那个,铜铃颇有分量,上头还有如意斑纹。“那与我一个做什么?”
蜜儿道:“二叔若走丢了,便摇一摇它,我便会寻声来找你了。”
杨老三酒足饭饱,毕大海将人送出了小巷,又独自再去了趟儿船厂,与那儿的老兄弟们打听打听日后的活计。出海一趟,净赚了二百两银,不算少了。可家中只他一人劳力,便就趁着还干的动,再多积攒一些。
入了夜,毕大海方从外回来。寻得来绣房门口,喊着蜜儿出去了院子。
蜜儿正与二叔吃了饭,听得毕大叔来,还有几分紧张。忙起身寻了出去。
“毕大叔你找我?”
毕大叔手里捧着个小木头匣子,拉着蜜儿坐去一旁小石凳上。
“下午从船厂回来,我再去看了看西街上那两家铺头儿。”
“那上下两层的实在太小,你若要放个做粉条儿的磨坊,都不够地儿。我便寻思着,问你买了这梅竹小院儿下来,你可愿意?”
“毕大叔…你,你要买下梅竹小院儿?”蜜儿一时间还未转得过来头脑。
“嗯。”毕大海接着道,“我许不得你太高的价钱,便就一百五十两银。家中还须得留下些银钱过活。你拿去盘算盘算,不够再去问邻里借些。凑齐了三百两,与那牙郎再讲讲价钱,将那西街带门面儿的小院儿买了下来。也算重新有个落脚的地儿。”
蜜儿见毕大海递来了木盒子,打开一看,果是整整一百五十两的银票。那西街小院儿确是她念想着的。可整整三百两银,价格过于高了些。就算小院儿卖出了一百五十两,加上她手中的五十两,也还差着整整一百两银呢…
“那,我也还不能收来。”蜜儿将木匣子退还回去。
“上回族长奶奶便说过,买卖房契,还得去衙门公证画押。这银票毕大叔先留着。等我再想想这事儿吧。”
毕大海笑了笑,“也是,倒是我,太心急了。”
“我这说法儿,你先想着。也打听打听,这巷子里小院儿的价钱。改明儿决定好了,再来寻我便是。我自是想着,婆娘在这儿住习惯了,便不让她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