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御宴上伶人事出后朝廷上下再无人为前侍御史姜洛川之死感到惋惜,事情从禁中流传开来,原先指责皇帝违背祖训赐死言官的言论渐渐消散。
——都堂——
宰相拿着一份民间的小报,感叹道:“论驾驭人心之术,唯有圣上最为高明。”
“说不在乎名声者往往是最在乎的。”
《东京杂记》于干元皇帝晚年有过一段记载:皇帝自天命之年后疑心增重,行事不定,喜怒无常,常责于大臣,至晚年逐渐昏庸,短短几年内年内遭到贬黜的重臣便有数十人,期间还包括宰相。
干元二十七年上寿之后皇帝大病一场,病后卧床不起足有十余日,至九月中病愈。
干元二十八年春,皇帝于垂拱殿接见大臣时旧疾复发,昏厥不省人事达三日之久使得朝野陷入恐慌。
——坤宁殿——
皇太后与各宗室长公主及皇太子太子妃相继至坤宁殿探望,而后留下最为受宠的皇长女益国公主与皇长孙乐安郡主。
乐安郡主匍匐在床头望着一夜苍老了十余岁的皇帝痛哭不止,“翁翁一定会好起来的。”
皇帝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再过两年忱儿也要及笄了。”
小姑娘哭着连连点头,“到时候翁翁也要参加忱儿的及笄礼。”
“好。”
益国公主抱着一束插在胆瓶内的海棠走入寝阁,“爹爹,潜邸的海棠开了。”
才至二月,福宁殿前的海棠才长出小小的花苞来,皇帝睁着毫无精神的眸子,“果然还是潜邸的海棠最为好看。”
萧幼清亲自端着掌药送过来的汤药走入阁中,这几年来皇帝病情反复让她再面对时脸上早已经没了当初那份紧张与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