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元三年正月下旬,各国使臣都相继离开,边境处于备战状态,二月初,西夏遣使入朝在紫宸殿的议会上公然质问,随后又询问野利杨胜的下落。
“至正旦大朝会整整过去一个月,东朝却仍旧没有确切的消息给出,连刺客的影子都没有瞧见,难道东朝就是这样对待盟友之国的?”此次出使的夏国使臣为汉学官员,熟读汉书通诸国官话。
“盟友之国?老夫怎么记得西夏可汗登位之初亲自上表称臣,怎么到夏使口中这附属之国竟变成了盟友?”
“不管如何,野利将军乃是大夏名将之后是大夏的重臣,野利氏部族各首领联名上书可汗要求公道,臣下希望皇帝陛下能够给大夏一个合理的说法。”
皇帝穿着一身绯色的圆领袍端坐在御座上一声不吭。
与夏使争辩的还是一群口齿伶俐的文官,“我朝已派出军队在西北各州府进行搜寻,朝廷也下发了公文至各路缉拿刺客,夏使如此咄咄逼人,难道是以为野利将军的失踪及副使的死乃是我大宋所为,从而故意拖延时间?”
“臣下并无此意,但东朝于边境增设军队是何意?”
“夏使说我朝增设边防,可西夏调兵遣将于西平府又是何意呢?”
“这”几个西夏使臣面面相觑
“我卫宋乃礼仪之邦,即便是交战的两国也不会随意斩杀来使,更何况是在天子当朝的太平盛世,泱泱大国如何需要做这种掩耳盗铃非君子所为之事。”
夏使争辩不过朝堂上的宋臣文官,又是在他们的土地上,遂咽了几口唾沫松口道:“那皇帝陛下想要如何解决?”
“此次我朝举行的正旦朝会诸国来使一共数十余国,况且永兴军路多山林,地势偏僻又有盗贼出没,若要一一盘也需要一些时间,以一月为限,必给西夏答复。”韩汜望向皇帝,“也请陛下应允。”
“好,那就交由韩卿负责以一月为限,在省试之前尽快查清。”
“是。”
“那臣下就在贵国静候大宋朝廷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