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差不多是四岁以后开始比较齐全的,而四岁到十岁那段关于家里的记忆,短短的那几年,记忆里却似乎漫长非常。
家里一直没什么人,父母形同陌路,除了逢年过节去聂家老宅,几乎没一起用过餐。
上下学不是司机接,就是大哥二哥去。
到八、九岁那两年,他们见的面多了起来,基本见面就吵,内容永远在围绕离婚,孩子身上。
原本还算清净的家里,开始让人都不想待了。
但是躲到院子里,似乎还是躲不掉屋里的那句:凭什么都丢给我,他那么小不跟母亲跟谁?我怎么照顾他,我不用工作吗?
而后就有人接话:你挺忙,你忙着陪各色各样的女人,没办法带儿子是吧。跟你说,除了跟我姓的,其他的和我都不再有关系了,断绝关系了。
而后,父亲又回:说得那么冠冕堂皇,气愤填膺,心不虚吗?你尽过一天做母亲的责任吗?你外面没人吗,全是我的错?
吵完架,每天都会有人摔门出来、到院里开走车,驰骋而去,一消失就很多天。
几天后回来又接着这个话题。
到十岁那年的某一天,终于有一天吵完了,没再吵了。
因为奶奶说了一句,你们都不用了,都各走各的就行,三个孩子都不用你们,我养着。
最后,一人真的从家里开车只身走了;一人去聂家老宅领着在那边玩的云帆走了,头也不回,到车子消失在尽头都没回头看看巷口的两个人影。
恍若不认识,恍若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也许当初她想弃掉的不是云这个字,而是,聂。
如果是这样,可能就不会连两个儿子都一起弃如敝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