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草创期,几个伙伴支摊儿开干,偶尔有种子客户回款,但不稳定。
s2、商业化,产品与服务模式在产业链里边有了立足点,公司开始有可持续性收入了。
s3、系统化,搞公司跟写程序员一样,系统跑通了,有流量了,如何系统性保障收益呢?如果强化增长呢?可能系统需要强化也需要重构,上更好的框架,细节上用更好的技术。
s4、立体化,这个过程很有趣。
有些公司走多元化路线,有些公司走产业化路线,有些公司走跃迁路线,有些公司走向下收割路线.称之为「立体化」。
s5、落寞了。壮士暮年,要么挂掉,要么走第二曲线。
其实公司的生命周期里,上市只是一种选择,是一种金融选择。
就黄铮个人而言,做一家公司走完全部流程,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
但很多人与他不一样,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接受这个生命周期,大多数人都惧怕风险。
一般的公司,进入s2阶段后就开始持续盈利了。
在进入持续盈利阶段,公司还会走到2-5几个阶段,如果s3做的不错的公司,常规来讲,还有10-20年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