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你们分手了?

胡可扫视了三人一眼,淡淡地讲道:“是我曾经服务过的一位长,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

“但这个故事,一直停留在我的脑子里,如同一把利剑悬挂在我的头顶。”

他看着几人顿了顿,这才说道:“我从来不会标榜自己做了什么事,但我时刻记得不能让人戳我脊梁骨,那不是成了真的乌龟王吧蛋了嘛。”

“我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有意义的故事呢。”

李学武点点头,放下茶杯说道:“得嘞,我记下了,回头给我们厂领导也讲一讲去。”

“哈哈哈——”

胡可第一个没忍住,同徐斯年和王瑞清一起大声地笑了起来,直点着李学武一副无可奈何。

门外的秘书们听了个挤眉弄眼,招呼了服务员进去倒茶,他们则是守在外面没动。

“其实啊,我请您来的目的,您也能猜到一二。”

胡可扯淡结束后,按灭了手里的烟头,正经地看着李学武说道:“领导特别满意奉城一机厂的改造。”

“所以一方面是委托我,向当初促成此事的您表示感谢,”他很客气地讲道:“另一方面,则是有个重点工作,想请您帮忙给参谋一下,给我们提个意见。”

“这我哪敢当啊——”

李学武正经地说道:“不说我的资历和阅历,就是缺乏地方工作经验这一点,我也不敢乱说话啊。”

“哎,今天我们要请教的还真就不是地方工作。”

胡可表情认真了起来,解释道:“我不知道您对煤炭行业有没有过了解啊……”

——

煤炭行业?

怎么说呢。

关键是李学武不知道他问的是怎么个了解。

偷煤算不算?

如果如此了解的话,那他还是有着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十三四岁就干这个,老煤炭了。

从东城进城的运煤车是哪个煤站的,走到哪会掉煤,卖给谁价最高,他是一清二楚啊。

“其实从前年开始,上面就下了相关的政策,要求各省份积极完成煤炭生产的治理工作。”

胡可点了点王瑞清的方向,相关的情况便由他来介绍了。

“相关政策下达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资源整合、提升产业的集中度,同时根治小煤矿的安全隐患。”

王瑞清从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递到了李学武的面前,见他没有立即打开看,也没意外,继续讲了起来。

“从六零年以后,不仅仅是我们四公司,全市,乃至是全省、全煤炭行业都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讲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胡可,这才继续介绍道:“首先,由于六零年以前因一些政策规划开发了的众多小煤矿……”

他讲的比较隐晦了,看得出来也是个谨慎的人。

就算李学武和徐斯年是胡可邀请而来,他还是习惯性地保持了与第一次见面之人的距离感。

不过四人已经坐在了休息室内,该谈的内容还是要谈到、谈透彻的。

李学武不是小角色,不是胡可一个电话随随便便就能叫过来的人。

他必须珍视这次机会,第一次如果不能打动李学武,那同红星厂之间的合作也就机会渺茫了。

所以对于王瑞清来说,掌握好汇报的节奏和尺度是一个比较关键的要求。

“……这些小煤矿由于规模小、技术落后、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着大量的安全隐患。”

他悄然间坐直了身子,用汇报的语气介绍道:“此外,这些小煤矿的分散经营也导致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市场竞争力弱。”

“我们四公司前期按照市工业系统的要求,收购了一些诸如此类的小型煤矿,遇到了很多同样的问题。”

“钢城煤炭四公司的规模有多大?”

李学武听的认真,问出来的问题显得并不专业,但很是关键。

他不需要考虑四公司现在面临着什么困难,因为胡可请他来也不是解决困难,答疑解惑的。

目的很简单,想要红星厂的资本介入,引入科学的管理机制,冲击固有且僵化的生产模式。

谈合作,就不要假客气。

李学武首先要确定的是,目标工业的规模,能不能收的了,再考虑能不能管得了的难题。

“具体的数据说出来我可能也不懂。”

他迭起右腿,看着对方问道:“四公司现在是亏是盈,年产煤量在全省能排第几,煤炭的质量如何。”

“这……”王瑞清迟疑了一下,在看过胡可以后,便直言道:“四公司是六五年成立的……”

“我插一句啊——”

胡可见李学武问到大动脉上了,主动解释道:“我听钢城工业的干部讲了一下,四公司是从其他公司分拆整合出来,用于解决和整合小型煤炭资源的企业。”

“也就是说还没有什么规模呗?”李学武一针见血地问道:“那分出来的规模有多大,总资产有多少,拥有的煤炭资源储量大概是多少,这些能提供吧。”

“当然是没问题的,”王瑞清示意了他面前的文件袋解释道:“相关的资料,按照胡副主任的要求,我已经给您准备了一份,包括全省的煤炭工业概况和数据。”

“好,您继续——”

李学武拿起了文件袋,抽出文件一边看着,一边示意了对方可以继续介绍了。

“我只是介绍一下目前的形势啊。”

王瑞清先是解释了一句,见李学武点头,这才继续讲道:“上面给出的政策要求我们研究了,也沟通过,核心重点就是通过大型煤炭集团兼并收购小煤矿,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标准和生产效率。”

“这种“大矿兼并小矿”的模式,在政策上的解读,就是通过实力雄厚的矿业集团整合小煤矿,从而提升产业集中度,解决小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还是那一套,对吧?”

李学武从文件上抬起目光,看了胡可一眼,说道:“你们省里的意见是什么,应该是不愿意的吧。”

“主要是市里的意见,我们也收到了一些反馈,”胡可点点头,面露无奈地解释道:“从拆分重组四公司的情况你应该就可以看的出来了,下面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当然不愿意出让小煤矿,正在做相关的努力。”

“但大潮难当,对吧。”

李学武看着手里的文件,语气淡然地讲道:“就算下面有再多的困难,这一资源整合的政策和工程面临着怎样的重重障碍和阻挠。”

他抽出一份文件摆在了众人的面前,讲道:“只看年产量和因公伤亡人数报告,就知道这一方向被上面认为是提升煤矿安全和市场竞争力所必需的步骤吧。”

王瑞清这会儿没再开口讲话,因为他知道,该介绍的情况介绍完了,他在李学武这里没什么话语权。

徐斯年则是拿起了那份报告看了起来。

当看到上面的产量和对比的伤亡人数,很是惊讶地问道:“这么高?”

“我们船舶工业都不敢定这么高的数字,”他眉头皱了起来,对李学武说道:“看样子问题不仅仅是在设备和生产技术上,安全生产管理上也是有问题的。”

“嗯,这一点必须承认。”

胡可被徐斯年点了关键也没否认,解释道:“咱们工业系统的都知道,目前是‘三年国民经济调整’的关键时期,上面给出的压力和要求也很严格。”

“从去年开始,省内的一些企业和工业就已经开始了行动,包括关停了一批不符合要求的小煤矿,”他缓缓点头,说道:“这也是对煤炭行业进行整合的一种方式和管理办法。”

“但省里的意见是,关停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这些措施旨在优化煤炭行业的结构,提升行业整体的安全标准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个窟窿可是不小的啊。”

李学武点了点腿上的文件,看着胡可讲道:“说是资源整合,其实是还大跃步时期的帐,对吧。”

“嗯,领导的意思是再看看,”胡可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而是解释道:“如果能集合几家大型企业的能力,重新运作这些煤炭资源,也是有希望的嘛。”

“当然了——”他微笑着补充道:“领导也说了,可以合作搞,也可以自己搞嘛。”

“只要饭在锅里就成。”

“呵呵呵——”

李学武轻笑着放下了手里的文件,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玩笑道:“这锅饭一般人可吃不下。”

“胃口小了不成,胃口大的看不上。”

他捧着茶杯靠在了沙发上,微微眯着眼睛说道:“您的意思是,邀请我们过去组个局?”

“领导的想法是这样。”

胡可见李学武点破了这一点,也就笑着直说了:“对于红星厂的经济实力和管理能力,领导是充分信任的,也是了解到了红星厂在辽东工业的发展需要。”

他巧舌如簧地侧着身子拍了拍李学武的胳膊讲道:“红星厂无论是冶金工业还是轧钢工业,亦或者是机械制造、发电等等,都是需要煤炭作为支撑的嘛。”

“那总不能需要煤炭,就办一个煤炭企业吧?”

李学武好笑地说道:“我们还需要铁矿呢,钢城的铁矿资源需不需要整合一下啊?”

“那都是可以谈的——”

胡可也知道今天是浅尝辄止,不可能在这种场合敲定合作,便也是笑着讲道:“就怕你们红星厂看不上我们钢城的铁矿资源啊。”

“您可别忽悠我啊,”李学武坐直了身子,放下茶杯用玩笑的语气讲道:“我这胃口可大。”

“你放心,我保证——”

胡可拍了胸脯认真地讲道:“只要您愿意谈!”

他一挥手,示意了王瑞清的方向,道:“看见没,王经理这样的朋友,都是可以坐下来好好谈的。”

“那我要是想一步到位呢?”李学武恰似狮子大张口,故作认真地将茶杯摆在了文件的一端,讲道:“红星厂能拿出来的,可不仅仅是资源和管理能力啊。”

“你看,秘书长还是不相信我的话。”

胡可也是眯起了眼睛,微笑着打趣道:“您定个时间,我请能一步到位的人来跟您谈怎么样?”

“那咱们就来日方长,哈哈哈——”

李学武大笑着端起茶杯,示意了胡可和王瑞清的方向,屋里的气氛又欢快了起来。

门外的秘书们听的直迷糊,领导们又讲H段子了?——

“十一点了,送完我,你还回去吗?”

徐斯年借着车窗外微弱的灯光看了眼手表,问了身边的李学武一句,“要不就住这得了。”

“咱能别这么问吗?”

李学武斜瞥了他一眼,也不知道鄙夷古怪的目光老徐是否看见了。

“大半夜的,我听着总有几分不自在和别扭。”

“啥玩意?”

徐斯年也是愣了一下,仔细回忆和品味了自己刚刚说出的话,这才一脸恶心地说道:“你心是真脏啊。”

“再脏还能有你脏啊?”

李学武点了点手上的时间说道:“我不回家是怕扰了家人的休息,你特么大老远的,回来一趟也不容易,也不想着回家看看?”

车可不是往徐斯年家的方向开,而是直奔国际饭店。

“嗯,你怕扰了家人休息,我不怕?”

徐斯年没有理由硬找理由,瞪了他说道:“我的家人就不是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