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箱被抱到屏风后品评去了,谢云殊自己在心里将最后一句念了几遍,总觉得最后一句可能有点过头。
不过自幼被裴氏族中宿儒培养出来的自信让谢云殊很快又放下心来。他性格温和,不代表真的事事谦恭,虽然对外看上去很谦虚且平易近人,实际上他对自己的水平还是自信的。
人虽然多,不过这些读书人能写出来的好诗有限。至少能够让刘氏族长一眼惊艳的没有几个,他是族长,家中做主的却是二弟,早听二弟说这次灯台就是走个过场,其中有一首诗是早就准备好的,那首诗就是魁首。
刘氏族长是个文人宿儒,就多多少少有点执拗和清高。他十分看不上这种公然作弊造势的行为,奈何身为族长,不能拆族里的台,尽管坐在这里看诗,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和他一起当评委的有两个,一个姓叶,一个姓武,都是建州当地有名的文人。也都不是寒门子弟,家中有积淀,才能纵容他们一把年纪既不出仕又不经营,整日沉醉琴棋书画。
“这首不错。”叶修文将一首诗递过来,“《中秋旅怀》,最后一句借月思亲之意很是真挚,堪为魁首。”
这首诗就是内定的那首,刘氏族长一看,心情更坏了。叶修文不知情,单看这首诗觉得很不错,但他心里清楚这首诗是准备好的,先对它看低了三分,含糊道:“好,等看完一并决出前三名再说。”
叶修文一笑:“刘兄啊,你就是太谨慎了点,以我之见,这里的诗倒真有几个有灵气的,可惜是未经雕琢的璞玉,还要打磨,这首已经很不错了!”
“等一等。”一旁的武思鸿突然打断了叶修文的话,“我这里倒有一首,你们看看。”
“寒魄霜辉冷,气宇碧霄宽……”刘氏族长低声念道,“倒真是不错,至少……”
他后半句没说出来。
——至少远胜出这首《中秋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