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沁南市的公共交通为圆月加班,徐方亭挤车回到颐光春城附近,已将近午夜,仍有不少人涌出地铁,三两成群,有男有女,笑语不断,披着橙色灯光不疾不徐回家。
这样的夜晚若是在仙姬坡,小巷只剩狗吠虫鸣,偶有人影走动,也是青壮年男人;村口国道外疯过的超载摩托车,少男少女串成一串,也会被定义成不良分子;像徐方亭这样的“良家妇女”,被圈囿在家中,实在需要外出,也需要青壮年男人陪同。
徐方亭漫步走在人群里,白天莫名的疲惫散去几分,困顿不再,脑袋前所未有的清明:她想继续在这里呆下去,自由自在,不惧背井离乡,现代文明的大城市才是她的精神庇护所。
第48章
中秋过后,徐燕萍上舟岸市,通过昔日工友找到一份工地厨师的活,给三四十人做中晚餐,工资4000左右,每月休两天。
徐方亭让徐燕萍给她看欠账本,2月新年时欠账16万,7个月过去,又消灭3万,债务还剩13万左右。
家里多了一份劳动力,“私房钱”终于1万出头,徐方亭打算下月开始少寄一点回家,起码存三四万,她才能无忧脱产复读一年。
徐方亭翻看自己一年来的记账,总收入10万,勉强达到去年沁南市平均水平,若不是家庭负担过于沉重,她一个人可以在大城市生存下来。
手旁手机又震了震,不用看也知道是谁。
孟蝶又开始吐槽婆婆,她妈妈只呆了一个中秋短假,便返回仙姬坡。用孟蝶妈妈的话来说,坐月子当然要婆婆伺候,亲妈去伺候人家还以为新妇不受婆家欢迎呢。
孟蝶口中的婆婆不再叫婆婆,而是“回奶神器”,后面更是简略成“老太婆”,可她又不得不依赖老太婆。
徐方亭问她,这么老太婆老太婆地叫,万一她老公看到她手机怎么办。
孟蝶说,他才不看,自己的手机都玩不过来。
每当孟蝶叫阮明亮做点小事,老太婆总是唉声叹气:“小亮又要上班挣钱养全家,下班又要照顾娃,多累啊,这怎么行。——我来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