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大楚的生活的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古代会有人重男轻女,为什么古代有人要亲手溺死自己的女儿,为什么有人为了儿子不顾一切。”
“但是在古代其实这一切非常的正常。”
“耕地需要壮劳力,没有儿子无法耕地;贫乏的物资决定了所有人要与身边的人争夺一切资源,土地、水源、粪肥、锄头、秸秆、地基,所有看得见的东西都在争夺的范围。今天少争夺了一块牛粪,明天就可能让地里的产出少了一斤,家里就会为了这一斤粮食的缺□□不出佃租,交不出赋税,在来年秋收之前饿死。”
那中年男子深深地叹息,道:“‘穷山恶水多刁民’,难道百姓愿意做刁民吗?难道百姓愿意不在意礼义廉耻和法律吗?只是因为不争抢一切资源,不做刁民,就会成为白骨,所有不善于争夺资源的良善百姓尽数已经埋骨黄土。”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而言,现存的所有人的祖上都曾经出现过不止一个‘刁民’,这才有了血脉的延续。”
“穷不出三代,因为穷人三代后没有子女,自动灭亡了。”
“同样的,在古代或者乱世之中善良不出三代,因为善良的不争夺资源的人同样自动灭亡了。”】
弹幕:“胡说!我家世世代代都是好人,哪里灭亡了?”“宣传丑恶才能传下血脉,这影片太恶心了!”“投诉!投诉!”“真善美有巨大的力量!”“感谢投胎技术,你们都在大楚,有本事去欧洲试试真善美!”“去非洲也行,看真善美能活几天。”“反对歧视欧洲!欧洲留学生实名举报!”
【那中年男子慢慢地道:“大缙人对儿子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当胡问静到达荆州后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洗女’。”
(屏幕中出现了一个个婴儿塔,小小的白骨填满了泥土小塔。)
“作为女子的胡问静对‘洗女’的恶俗深恶痛绝,她没有选择循循善诱,没有选择与百姓讲理,没有选择让百姓明白没有女人就没有生育,每一个孩子都是女人生下来的,没有选择深入民间与乡贤和百姓交谈沟通,让百姓心悦诚服的停止‘洗女’,理解生命的平等,性别的平等。”
“胡问静采取了最暴力的手段下达了政令,不论是男是女,不问原因,只要婴幼儿死亡,全家重罚、苦役乃至处斩。”
“我们知道,在医学技术不发达、食物短缺、营养不均衡的古代,哪怕帝王家的婴幼儿同样有极高的夭折率,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古代平民要养活一个婴幼儿是多么的艰难。当胡问静粗暴的不问理由对婴幼儿死亡施加重罚,这是明显的极其严重的恶政。”
“这个政令在当时引起了激烈地反弹,有百姓抗议示威,有乡绅赴京告御状,有百姓嚎哭与野。”
那中年男子慢慢地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胡问静会在民众的强烈反对之下撤回命令,任由民间继续‘洗女’,或者对政令进行改善,比如区分婴幼儿的死因,对真正病死和意外死亡的婴幼儿家庭网开一面,不让那些可怜的家庭雪上加霜,流血又流泪吗?”
那中年男子眼神复杂,道:“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民心似铁,官法如炉。’胡问静用最强硬的手段采取了镇压。”
“根据历史记载,仅仅在襄阳一地就有数百人因为反抗‘婴幼儿死亡重罚’而受到了罚钱、家产充公、苦役、杀头、凌迟。当时的襄阳县令是以仁慈著称的白絮,在襄阳犹且如此,可以推断在荆州其余郡县的镇压将会更加的惨烈。”
“据说短短一个月内,不少城池外筑起了京观。”】
弹幕狂发:“普天同庆!”“杀得好!”“讲理就是没用!”
【那中年男子继续道:“一时之间,荆州处处是京观,百姓民不聊生。”
“就在这个时候,胡问静再次推出了奇怪的政令,‘两百文购买婴幼儿’。”
那中年男子神情平静,道:“人口买卖在古代屡见不鲜,每逢饥荒,卖儿卖女卖自己的事情更是到处都是。但由官府主持的主动收购婴幼儿的事例却极为罕见,以区区两百文低价购买未成年孩子更是令人震惊。”
“但是,荆州各地衙署门前挤满了出售婴幼儿的百姓,几乎所有的婴幼儿都是女孩,鲜有看到出售男婴的。数日之后,荆州街头几乎看不到未成年的女孩子。”
“史学家们认为,胡问静看似残暴不讲理的政令是经过深谋远虑的。”
“百姓的第一目标是生存,第二目标是血脉延续,因此任何的礼义廉耻善良真诚都无法打动百姓‘洗女’以及‘重男轻女’的心,更无法用仁德说服百姓平等对待男女。”